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热潮涌

8月18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中科谱光智慧物流园内焊花飞舞,巨大的智能立体冷库骨架拔地而起。不远处,总投资5.1亿元的供销冷链河南漯河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多温区智慧冷藏库初具雏形……今年以来,示范区深化“九大攻坚”行动、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书写了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的精彩篇章。
“中科谱光智慧物流园项目采用世界领先的单极CO_2制冷技术,能耗较传统模式直降60%以上。我们正全力打造智能立体冷库与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集配分拨中心。这将填补示范区综合性冷链物流项目的空白。”中科谱光智慧物流园项目建设负责人对记者说。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在示范区绝非空洞的口号。中科谱光智慧物流园项目就是示范区围绕食品与冷链产业打造创新高地的一个缩影。通过中原食品实验室等平台,技术攻关、企业痛点被精准“配对”,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破土而出”,成为示范区冷链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引擎,直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的营收增长。
创新活水要精准滴灌。示范区独创“一企一策”培育路径,建立动态培育库,将企业细分为“种子选手”“准规上”等,分级绘制成长路线图。这种“育苗”策略成效斐然:截至今年7月底,该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犹如每家企业都装上了创新引擎;新增15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众联冷链等2家企业跻身专精特新阵营,16家企业完成高质量入库评价。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年底前,2家新锐企业有望进入规上行列,实现企业规模与创新质量的“双飞跃”。
“在示范区全程跟踪、精准纾困的保障下,我们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这样的‘示范服务’让我们对项目充满信心!”在供销冷链河南漯河项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望着拔地而起的钢结构厂房难掩激动之情。这个总投资5.1亿元、占地4.9万平方米的项目,包含2栋高标准冷库和2栋多温区智慧冷藏库。
如此高效的推进速度,源于示范区“专人专班”的全程护航。“我们提供‘保姆式’服务,提前介入规划设计;建设期间每周召开调度会及时协调解决市政配套、材料运输等难题;后续还将积极对接市场资源,助力项目投产运营。”示范区项目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为重点产业项目量身定制了服务专班,为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专班机制的推动下,示范区项目建设不断传来捷报:全区纳入“九大攻坚”的14个重点产业项目中,当年新开工项目达8个、续建项目复工2个。尤为亮眼的是,马来西亚棕榈油、漯河迅行物联网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创造了“示范区速度”,展现了项目攻坚的显著成效。
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示范区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确保创新引擎全速运转、项目工地热潮不息。在项目建设上,力争年内新增10个新开工项目,形成“洽谈项目早签约、落户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入统、入统项目早投产”的滚动态势;在招商引资上,聚焦食品、冷链等优势产业,重点引进科技型、创新型项目,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创新生态上,扩大专家服务团队覆盖面,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与质量双提升,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嘉琪
校对 冼 薇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