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升治理水平 筑牢发展根基

今年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有效提升服务群众和企业的精准性与实效性,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健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组织体系,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基层治理单元全覆盖。全面实施新兴领域“双覆盖”攻坚行动,新建党支部32个,实现非公企业党建覆盖率达100%。科学划定农村网格286个、城市网格31个、专属网格390个,实现“一格一码”全覆盖、无盲区。深化“党支部建在网格上”,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建立“党员中心户”联系群众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夯实基层基础,建强治理一线桥头堡。实施“头雁培育”工程,选优配强社区(村)“两委”班子,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群众认可的基层治理骨干队伍。深化星级党支部创建,推行“党建+民生实事”项目化管理,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打造集政治引领、协商议事、便民服务、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红色驿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党的温暖。精心挑选区直机关210名党员干部到企业担任专属网格长,同时安排企业管理骨干担任专属网格员,并联合科技、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专家团队定期深入网格,实现服务企业“一网通管”。
创新治理机制,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完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列出跨部门协同治理清单,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培育扶持一批服务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引导企业、商会的负责人和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在企业推行“三融四问”网格治理模式,对企业诉求和发展难题,由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响应,网格长全程参与,区级层面统筹协调,专家团队“开处方”,确保问题及时化解。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整合智慧园区、数字城管、“雪亮工程”等资源,建设区级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平台。今年以来,收集矛盾纠纷、涉及民生高频事项262件,办结率达100%;为企业化解矛盾27起,消除安全隐患2000余处,解决生产经营问题114个;招工2600余人,融资4.2亿元。
通讯员 李黎丽
校对 李 鑫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