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查到主动防 郾城区:“五化”重塑安全治理新格局

“现在责任制细化到了每个岗位,我每天开工前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排查风险隐患。肩上的担子重了,但我工作起来心里更踏实了。”日前,漯河市虎塔轧辊有限责任公司铸造车间生产一线员工说。这是郾城区推进责任落实全员化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郾城区紧盯治本攻坚目标,大胆探索安全生产治理模式转型新路径,以一场深刻的“五化”(责任落实全员化、教育培训系统化、双重预防常态化、应急演练实战化、安全投入制度化)变革,推动全区安全管理从被动查到主动防,为高质量发展织密安全网。
织密安全责任网,人人肩上有担子。《河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施行以来,郾城区各行业、各部门积极行动,指导、督促企业修订完善责任制链条。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00余家企业(部门)完成制度革新。
责任链条不仅向下延伸,更向内部织密。建立完善隐患自查举报机制,并让该机制在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燃气等248家重点领域企业落地生根。一线员工发现身边的隐患不再是“多管闲事”,而是“分内之事”。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实实在在的奖励。截至目前,该区各类企业员工主动报告隐患486处,且全部整改到位,真正实现了“安全大家防、隐患人人查”。
“聚焦‘五化’工作重点,我带头组织员工学习省政府第231号令,认真贯彻落实《漯河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九条硬措施》相关规定,积极预置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四防’预案,先后组织专题培训2次、专项演练1次,一线员工排查发现隐患十余处,有效提升了全体从业人员防范应对能力。”河南世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胜利说。今年以来,郾城区危化行业持续开展“五个一”活动34次,一线员工排查发现隐患60余处,实现了全区重点化工企业全覆盖。
教育培训系统化,“精准滴管”强意识。在常态化开展企业负责人安全警示教育培训的同时,郾城区督促企业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要求企业负责人常态化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尤其在节假日和极端天气期间,根据行业部门安全提示进行针对性培训。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培训及警示教育350场次,参与培训人员3696人次,有效增强了企业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安全的核心在预防。该区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特种设备、工贸等关键领域,紧盯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采取清单化管理、闭环式治理模式,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一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排查隐患794处,整改707处,约谈8家,立案处罚9家,形成了强大震慑。
“现在最大的变化是企业实现了‘主动自诊’。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发现的476处重大事故隐患中,379处系企业自己‘揪出来’的,自查率高达79.6%!”郾城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建华介绍说。在主管部门有力督促下,全区企业自查重大事故隐患的积极性、能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所有重大事故隐患均已录入区重大事故隐患库,实行限期整改、对账销号。目前已整改469处,整改率达98.5%。
应急演练求实效,练就“实战硬功夫”。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郾城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企业针对综合、专项及现场处置方案进行真演真练。特别要求危化品领域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其他领域也必须按要求落实。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各类应急演练421场次。从工厂车间到校园课堂,从养老机构到居民小区,各类人群的快速反应能力、疏散避险能力和初期处置能力在一次次贴近实战的“大练兵”中得到有效提升。
为确保安全基础投入稳定、规范、有效,郾城区建立完善《郾城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推动安全投入制度化,全区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机械制造、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的47家企业先后建立规范的安全费用台账。
“五化”一体,协同发力。通过系统性重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防控、应急、保障链条,郾城区成功将治理关口前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进一步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
文字 陈帅鹏 张 星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