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政务

贾湖遗址考古发现中国最早木棺将木质葬具的出现时间提前了约2000年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9-09 来源:

9月5日,在郑州召开的裴李岗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上,承载着探源中华文明密码的贾湖遗址考古新发现公布。考古人员新发现多座墓葬内存在木棺,表明作为中国古代礼制重要组成部分的棺椁制度在8000多年前已萌芽。考古人员在墓群中新挖掘出二十余支骨笛,并在墓中发现“一墓五笛”、木棺等物质遗存多寡不一现象。这表明当时已存在社会分化现象。

2023年以来,考古人员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九次、第十次发掘,基本明确聚落中心位置存在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墓地,发现墓葬达200余座,其中10座存在木棺迹象。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木棺,将木质葬具的出现时间提前了约2000年,为探索史前木棺的源头提供了新材料。

贾湖遗址中心墓地大多数墓葬中有陪葬品,包括骨笛、绿松石、陶器等,部分加工尤为精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介绍:“有单座墓葬出土了600枚绿松石。墓群中还存在‘一墓五笛’现象。骨笛中间有刻划符号,一侧有等距离划分的刻度,类似度量衡。从墓葬规模、随葬品数量及丰富程度看,有较多墓葬等级明显高于聚落其他区域发现的墓葬。”

据贾湖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介绍,通过对中心墓地的挖掘及周边环境的勘探,他们最新确认这里是一处面积达6.5万平方米的环壕聚落,最宽的北部约18米,最深处距开口处约2.2米,内部存在功能分区。据推测,北侧应是利用自然低洼地带加以整治营建而成,东侧壕沟内侧还有疑似台阶,应为人工营建。目前,贾湖遗址核心区域已搭建起考古保护大棚。下一步,考古人员将对重要墓葬整体提取,并移送至实验室进行更为精细的发掘与研究。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斐斐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李   鑫

审核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