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抓实“五星”支部创建 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防汛一线,每当汛情来临,市南水北调党员突击队都迎难而上、冲锋在前;
在党员责任区,工作人员紧盯供水数据,确保水量精准调度;
12处现地管理站,值守员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不间断巡逻,详细记录供水数据,6支线路巡查队伍顶酷暑、冒严寒,用脚步丈量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障供水安全;
…………
在一件件急难险重任务中,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的党员干部始终彰显着先锋本色。我市机关“五星”支部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的指导下,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有效路径,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以来,我们将治水新思路融入专题党课凝聚共识,着力锻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建强基层党组织。‘南水北调惠民生 水润沙澧党旗红’入选第三批市直机关党建品牌。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被人社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主任艾孝玲说。
以红色动能构建发展新格局
该中心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强化思想武装,汲取奋进力量,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严格党员发展管理,筑牢队伍根基。严格遵循发展党员全流程规范,聚焦工程运行、技术保障、服务群众等一线岗位,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对标5个阶段25个程序步骤规范发展党员,将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纳入党员教育体系,推行统一培训、分类指导、协同提升的培养模式。
深化党员学习教育,铸就忠诚担当。深入实施“铸魂赋能”工程,严格推行“周学习、月例会”机制。每周开展集中研学,每月召开学习总结交流会,年均集中理论学习20次。创新构建“理论铸魂+实战砺能”双轨培养体系,举办“观看红色影片忆初心”“重温入党誓词强信念”“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学”“主题诵读展风采”等活动。今年以来,该中心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必修课,以“严管立规矩、厚爱聚合力”的双向举措,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水利铁军,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规范党务基础工作,提升组织效能。构建“党支部书记牵头抓总、支委分工协同”的党建责任体系,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高质量落实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把提升“三会一课”质量作为党建基础工程抓实抓细,规范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以规范高效的基础工作为党组织赋能增效。
以实干担当书写惠民答卷
该中心以“五星”支部建设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南水北调工作协同推进,在守护生态环境、宣传水文化等方面积极作为,展现出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办好民生实事,传递水利温度。打造“南水北调惠民生 水润沙澧党旗红”党建品牌,突出建设“为民服务星”,将“温暖漯河”连心行动向纵深推进。在工程防汛领域,组建6支党员突击队,建立“平时服务、急时应急”响应机制,日常开展管线巡逻。今年“三夏”期间,巡线队成员累计为农户抗旱浇地50余亩。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宣传、入户走访调研、交通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180余次。与舞阳县刘庄村结成帮扶对子,提供助农、助老服务30多次。
传承水文化,厚植精神沃土。深度挖掘融合漯河本土的贾湖文化、许慎文化等独特元素,建成我市水文化宣传教育中心,通过采用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创新手段,让漯河水故事“活”起来、“动”起来。今年以来,该宣传教育中心已接待中小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社区居民代表等参观学习累计超过2100人次。
“我们坚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党支部将坚持党建引领,用‘创新笔’绘就‘发展卷’,让鲜红的党旗在南水北调工程一线高高飘扬。”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 肖
校对 冼 薇
统筹 李 鑫
审核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