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评 | 以创新促“苔花”全球绽放

■陈全义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罗弗公司的成长历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从生产橡皮的小厂发展到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的行业标杆,罗弗公司以创新破局,在文具与文创赛道上实现了传统制造向高端化、国际化的转型,让超轻黏土成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生动范本。
在竞争激烈的文具行业,罗弗公司没有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潭,而是精准把握文具行业的技术风向标与创新风向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投入5000万元组建研发团队,联合科研院所攻克关键技术,最终将生产成本降低65%。其研发团队推出的无硼超轻黏土,通过多项国际安全认证,展现出中国制造对品质与安全的不懈追求。
罗弗公司将超轻黏土从一种手工材料升级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推出的“国潮娃娃”系列产品融合古风元素与现代审美,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制作感受中华服饰之美;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创意开发让许慎等文化名人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众多家庭。这种“文化+产品”的模式实现了商业价值与文化传承的双赢。罗弗公司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可以借助创新设计和技术应用焕发新的生命力。
罗弗公司的创新体现在对渠道与模式的持续探索。从早期依靠展会拓展业务到如今搭建直播团队、深耕跨境电商,再到打造黏土手工数字平台并入选“一带一路”文化贸易项目,罗弗公司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以全球化视野开拓市场。这种“自主研发+品牌输出”的双引擎策略使其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实现年产值过亿元的突破。
罗弗公司的实践启示我们:专注是创新的前提——唯有聚焦主业、深耕细作,才能在细分领域突破技术壁垒;开放是创新的路径——通过产学研合作、全球化布局,能够实现资源整合、拓展市场;文化是创新的灵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结合能让产品兼具功能性与精神价值,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小企业只要找准创新方向,同样能在全球产业链中绽放光彩。
创新既包括技术攻关的“硬创新”,也包含文化融合等“软创新”。当前,中国正加快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罗弗公司以专注立企、以创新破局的故事为更多传统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绘就更多“中国智造”“出海”新图景。
校对 冼 薇
统筹 李 鑫
审核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