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评论丨以人才引擎 驱动食品名城高质量发展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10-14 来源:

■本报评论员

漯河,这座根植于中原腹地的食品名城,近年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答卷:2021年至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均保持全省前两位,食品产业总规模突破2500亿元。数字跃升的背后,是坚实的产业根基与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更是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所迸发出的磅礴动能。实践证明,将人才置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是食品名城实现从短期“流量”吸引到长期“留量”积淀、从规模“体量”扩张到发展“质量”跃升的关键所在。

人才与产业,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共生共荣。漯河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人才因产业而聚,城市因人才而兴”的深刻内涵。聚焦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建设目标,漯河以超常规的力度和开阔的胸怀,谋划并推进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核心载体的“创新高地”与“人才高地”建设;通过打通创新创业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尊重和保障科学家的创新主体地位,营造出近悦远来的优良人才生态。如今,全国从事食品领域研究的15名院士中,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合作的就有8名;4名院士、29名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领衔的23支顶尖科研团队、300多名科研人员在此常态化深耕。这种高能级平台引才、高效能机制用才、高品质环境留才的“漯河模式”,正驱动着人才、产业、经济步入协同并进的良性循环。

成绩斐然,前路更艰。要将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胜势,必须进一步激活创新引擎,释放人才潜能。

要聚力平台能级提升,筑牢创新策源地。以世界眼光、中国经典、河南名品推动食品工业发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龙头的创新平台能级跃升;充分发挥联合共建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载体的聚合优势,使其成为服务企业技术攻关、产品迭代、模式革新的“核心节点”;推动创新平台深度融入产业肌理,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促进创新资源与市场应用无缝链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引领消费新趋势。营养健康安全是做强食品产业的根基,要引导科研力量敏锐捕捉并响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营养与健康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围绕食品的细分领域加强研发创新,开发更多适销对路、品质优良的产品,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以创新驱动消费升级,以优质供给创造和满足市场需求。

要勇于探索机制创新,打造融合新标杆。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核心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三新”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业创新为根基、金融创新为血脉,打通“技术突破—产业升级—资本赋能”基本路径;以改革创新开路,着力疏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通道,探索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打造创新要素充分流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衔接的高能级创新综合体,持续提升创新成果转化率。

要放大顶尖智库效应,赋能发展新格局。更加注重发挥院士专家团队的“灯塔”作用,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媒介、为舞台,为漯河食品产业创新、品牌战略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中原食品实验室影响力扩大作出新的贡献;要持续做好人才引育、企业服务等工作,推动更多高端人才、科研设备、创新项目会聚实验室,攀科技高峰、育后备人才、促成果转化,引领漯河食品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与合作。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涌动,活力永盛。站在新的起点上,漯河唯有继续锚定“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方能将中国食品名城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漯河制造”“漯河智造”“漯河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校对 许璐瑶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李   胜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