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10-14 来源:

image.png

今年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突出价值引领、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等重点,着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强化价值引领。围绕培育文明乡风目标,示范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移风易俗融入群众生活,常态化开展评先选优活动。截至目前,示范区召开乡村文明建设表彰大会4次,公开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好媳妇”“好公婆”等先进典型57人;邀请道德模范开展主题宣讲3场,受益群众300余人,在全区形成了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全国文明村——黄赵村连续多年开展精神文明典型评选活动,用身边典型教育引导身边人,传承好家风、弘扬正能量。近年来,该村先后评选出“十星文明户”80余户、“五美庭院”150余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200多人次、“优秀党员”“优秀志愿者”52人次。同时,该村通过举办农民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和开展技能培训,积极丰富村民业余生活,不断提升村民综合素养。

推进移风易俗。示范区聚焦“宣传什么、谁来宣传、如何宣传”等内容,开展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宣传活动30余次,参与群众达1700余人次,发放移风易俗宣传资料千余份。

示范区还借助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搭建实践平台,先后举办“灵蛇献瑞·幻游山海”2025乙巳年新春嘉年华、“舞台艺术进基层”等文化活动100余场。常态化开展“赶文明大集 送文化下乡”活动,将移风易俗宣传融入传统集市,变戏台为“讲台”。其中,黑龙潭镇老应村新春庙会上演的《婆媳对夸》《婚俗新风尚》等移风易俗文艺作品,让数万名观众接受了移风易俗教育。

强化阵地建设。示范区结合实际打造特色阵地,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的作用,组织“四会”成员在日常履职和各类活动中主动宣讲村规民约,对婚嫁事宜进行事前宣传引导、事中服务监督、事后评议公示,使“软约束”有了“硬抓手”。聚焦基层群众的难点堵点问题,构建了“1+3+N”基层治理体系,即建强一个党支部核心,用好党员联户、干部包组、党支部会商三项机制,充分调动网格员、乡贤、志愿者等N方社会力量。


通讯员 冯艳华 丁柳月

校对 曹   华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   胜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