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货通全球”的“侨力量”

一次新侨创新创业大赛中,漯河澳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在漯河市侨联的举荐下,与一家专门从事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业务的渠道商结识并合作,迅速争取到十几个国家的订单;
一条海外商协会转发的市场信息,漯河市侨联第一时间推送给当地企业,双方洽谈成功后,企业很快打开欧洲市场,并计划到匈牙利兴办工业园;
一次偶然的撮合,江苏省昆山市的一家侨商企业在郾城区新投资20亿元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并吸引昆山多家精密模具公司进驻,创造“漯侨回归”的佳话……
漯商出海、漯侨回归动人故事的背后是“侨力量”的智慧和担当。
2月28日,漯河市侨商联合会邀请市侨联海外顾问、环球时报欧洲版副主编黄嘉伟莅漯举办“漯商出海·货通全球”走向欧洲专题论坛;
3月30日,漯河市侨联邀请英国河南商会会长王秋蕙、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白洁等7名海内外知名侨企、商会代表参加全球豫商大会推介漯河;
3月31日,漯河市侨商联合会邀请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会长张礼立莅漯举办“2025侨智沙龙——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论坛;
6月26日,漯河市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协会举办空中丝绸之路·侨智论坛;
7月15日,漯河市侨商联合会特邀汝州籍侨胞、埃及黑白沙漠星空帐篷酒店合伙人李学伟莅漯举办“漯商出海·货通全球”走向非洲专题论坛,分享创业经验及非洲发展机遇……
漯河虽不是侨乡,但充分利用侨资源,精心策划一系列“漯商出海”论坛及活动,让首座中国食品名城的产品走出国门。
凝聚侨心侨力侨智
助力企业走出国门
“上个月刚刚和韩国客户谈成了150万元的订单。”10月12日,在西城区阴阳赵镇富元食品工业园,漯河富元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关春霞拿着一个青稞麦棒向记者介绍,前两天,在市侨联的牵线搭桥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考察团考察完公司后,就小麦深加工和公司达成初步合作,并委托公司助力当地优质农副产品进军海外市场。
因为产品质量过硬,该公司生产的青稞麦棒在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中销量稳居前三,畅销日本、美国、智利、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今年前8个月,公司出口额已达1800万元。前不久,该公司与匈牙利客商签约,在吸引外商投资漯河的同时,还计划在匈牙利投资办厂、在国外建设河南工业园。
富元公司从小到大,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离不开漯河市侨联的大力推介。“刚起步时,因公司市场信息渠道比较单一,政府部门牵头介绍,国外客户自然对产品比较信任。”关春霞告诉记者,公司通过不断参加漯河市侨联组织的论坛、大型投洽会等,很快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如何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侨联作用,帮助更多本土侨企“新苗成大树”?
“以侨为桥,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为加快构建现代化食品产业体系、推动现代化食品名城向美食名城转变贡献侨界智慧力量。”漯河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甘信奎说。
围绕平台搭建,漯河市侨联先后成立市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协会、市侨商联合会、市侨联青年委员会等,侨界所属社团先后与美国美西河南商会、菲律宾河南商会、德国中华文化促进会、广东省河南漯河商会、上海市海促会等缔结友好商会并保持长期合作交流。
依托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留创园,漯河市侨联打造了河南省侨界创新创业基地、漯河市侨联海归创业基地,以创业园区为载体,推动留学人员创业创新,组建侨界“双创”导师团,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创业平台,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在机制保障方面,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开展新侨人士创业创新之星评选表彰活动,为侨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漯河市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李彦辉告诉记者,漯河市侨联持续深化与上海交大、华南理工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联系合作,力争促成一批课题研发项目、引进一批侨界高端人才服务产业。
2024年,关春霞被选为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八届理事;2025年,关春霞被选为漯河市侨商联合会副会长。“自己富不算是成功,带领更多企业掘金海外市场才是让我最有成就感的。”关春霞告诉记者。
这两年,关春霞把与外商打交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人,主动做起了漯河食品企业的出口“红娘”。目前,小帅才、凯乐滋、天天等食品企业在关春霞的帮助下,产品顺利“出海”。
挖掘更多“侨力量”
扩大漯河“朋友圈”
10月12日,在漯河市嫩江路一座写字楼里,漯河澳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墙上的业绩标语鲜艳夺目,办公大厅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汇成一首忙碌的交响曲。
“要做好平台终端优化,保证公司产品在网络营销大平台上有足够的曝光度和客源。”漯河市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协会副会长、公司负责人袁海燕站在一张世界地图前给公司中层交代具体事宜。
经过十多年的经营,漯河澳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产品远销北美、南美、欧洲、非洲、东南亚等的100多个国家。
如何挖掘更多“侨”资源、“侨”力量,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漯河市侨联组团参加中国侨商投资大会,主动融入华侨华人创新投资合作联盟,吸引侨商在漯河投资建设外向型食品产业项目,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国际化的运营模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出口企业。在漯河市侨联的协调下,正在西城区建设的漯河市莘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蟋蟀、无蹼壁虎、蜈蚣、蜂王等昆虫生态养殖及其衍生产品开发,将为国内外提供可持续的蛋白质解决方案,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在位于郾城区的漯河智汇港科技园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巨臂挥舞。“预计年底就能完工,引进企业很快就能入驻。”该项目负责人姜广新告诉记者。
这个由漯河市侨联招引入驻的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主要生产五金模具配件、塑胶模具配件、机床附件、工量刃具、模具磨料、气动工具、电动工具等多种产品。目前,昆山常达轩、昆山铭野、昆山世智辉、昆山基顺诚4家精密模具公司已签约进驻该产业园。
“通过漯河市侨联的举荐,我们与漯河市一家海外社交媒体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展开合作。两年来,这一渠道已为我们带来十几个国家的订单,对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乔优生物负责人万军超告诉记者,在走出去方面,漯河市侨联利用在科技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比较优势和人才优势,先后发展壮大乔优生物等一大批本土企业。
在外贸出口方面,漯河市侨联组织食品企业参加德国科隆国际食品展、新加坡食品饮料展等国际知名食品展销会,主动与上级侨联组织和侨务资源丰富地区对接,办好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助力漯河食品企业开拓新的市场。
如何整合侨商资源?漯河市侨联建立海外销售渠道合作联盟,通过与漯河食品企业联合营销、品牌共建等方式,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提升漯河食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怎样发展平台经济?漯河市侨联推动成立了市留学人员创业创新协会电商创业联盟,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借助海外社交平台推广产品,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与海外电商平台合作,建立海外仓储和物流配送中心,推动漯河食品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积极发动侨胞担任漯河食品的“海外代言人”,邀请侨胞网红主播参与直播带货,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培育新型消费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为打造“漯商出海·货通全球”品牌,漯河市侨联分系列推出走向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东南亚等宣传板块,陆续介绍的风土人情、饮食消费习惯、产业特色。举办“漯河食品海外推广周”等活动,加强与海外华人商会、社团的合作,推动漯河食品走进海外超市、餐厅和家庭。持续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侨界资源,争取更多侨界资源汇聚漯河,着力扩大漯河“朋友圈”。
河南日报记者 仵树大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甫
校对 许璐瑶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李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