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豆地里的秋光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10-20 来源:

小时候,我总盼着秋天,盼着田埂上那股藏不住的热闹劲儿。站在村口往田野望,父亲的身影在豆地里格外显眼。他弯腰割下挂满豆荚的豆秆,随手往臂弯里一拢,豆荚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不远处的红薯垄旁,母亲蹲在地上,手里的铁锹轻轻往土里一插、一撬,红薯就滚了出来,圆滚滚的模样,像刚从土里钻出来的胖娃娃。

不过最让我心痒的,还是盼着和哥哥一起钻进豆地。等大人忙着捆豆秆、刨红薯,顾不上管我们,我就拽着哥哥的衣角,拎上竹编的小蝈蝈笼往豆地深处跑——那里的豆叶更密,藏着的蝈蝈也更肥,特别是圆肚子的母蝈蝈。我们将蝈蝈逮回去,让母亲在鏊子上焙得喷香,再卷进烙馍里,那才是秋天最解馋的味道。

进了豆地,哥哥教我听声找蝈蝈。公蝈蝈叫得响亮,像小喇叭似的“唧唧”响;母蝈蝈声音软,是“吱吱”声。蝈蝈藏在豆叶下,不仔细听根本找不到。有一次,我寻着声音扒开一丛豆叶,看见一只蝈蝈正在啃豆叶。我刚要伸手,哥哥按住我的手腕小声说:“别急,从它后面捉。”

我屏住气绕到蝈蝈的背后。它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停下啃食的动作,黑亮的复眼转来转去。我学着哥哥的样子,左手慢慢托住豆叶,右手弯成半圆,向它头顶靠近。当我的指尖离它很近时,它猛地蹦起来,后腿刚好蹬在我的手心。刺痛感传来,我低头一看,手心有一道红印。蝈蝈没逃远,落在旁边的豆荚上,还叫了两声,像是在挑衅。

“看我的。”哥哥说着,脱下布鞋,踮起脚走过去,趁蝈蝈没反应过来,双手猛地罩住豆荚。他把手松开一条缝,用指尖捏着蝈蝈的翅膀往外提。“这只肥。”哥哥把蝈蝈放进笼子里。我赶紧凑过去看,它在笼里爬来爬去,圆肚子撞得笼子轻轻晃。我忘了手心的疼,跟着哥哥继续往豆地深处走。

日头渐渐西斜,蝈蝈笼里已经装了七八只肥蝈蝈。听到远处传来母亲的呼喊声,我们拎着笼子往田埂跑。刚到地头,就闻见灶房飘来的烙馍香,母亲正站在鏊子旁翻馍。

我和哥哥把蝈蝈卵挤出来,金黄的卵落在瓷碗里,粒粒饱满。母亲把这些卵倒在鏊子上,浇上一些菜籽油,香气弥漫开来,我狠狠地咽了咽口水。刚烙好的馍卷上热蝈蝈卵,咬下去满口香,我连吃两张还嫌不够。

夕阳下的田野格外美丽。父亲把捆好的豆秆往板车上搬,豆秆堆成小山。田埂上人来人往,笑声混着蝈蝈的叫声,把秋天的傍晚填得满满当当。

如今,田野里多了收割机,一排排豆秆转眼间被收割干净,田埂上再也见不到拎着蝈蝈笼的孩子。可每当秋风起,我总想起那年的豆地——手心的红印,笼里挣扎的蝈蝈,还有烙馍卷着蝈蝈卵的香。这些成了我心中最暖的回忆。

文字 郭彩华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