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评|以创新破局点亮“诗与远方”

■陈全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古镇、古街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局,当“打卡式旅游”难以满足游客对深度体验的需求,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景区面临的共同课题。河上街景区以“无中生有”的智慧和“差异竞争”的魄力,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从神州鸟园的超级IP打造,到沉浸式文化场景的构建,再到夜经济消费新蓝海的激活,河上街景区用实践证明: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旅游”,而是以差异化破局、以文化为灵魂、以业态焕新为引擎的系统性创新,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样本。
差异化是文旅项目突围的生命线。河上街景区的破局之道,在于跳出“千街一面”的思维定式,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IP。在国内多数古街景区仍依赖“仿古建筑+小吃商铺”的传统模式时,河上街景区有关负责人清醒地认识到:缺乏独特吸引力的项目终将被市场淘汰。为此,景区团队赴全国多地考察,最终确定“以鸟为媒”的差异化路线,打造出集科普教育、生态观赏、亲子互动于一体的神州鸟园。游客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鸟,还能了解鸟知识、鸟文化。它超越了传统动物园的范畴,与古街形成“1+1>2”的复合效应——神州鸟园成为吸引家庭游客的“流量引擎”,古街承接游客的延伸消费。当不少景区还在跟风模仿时,河上街已经通过超级IP打造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如果说差异化IP是吸引游客的敲门砖,那么文化赋能则是留住游客的黏合剂。从凤栖湖水幕光影秀再现贾湖骨笛、许慎著书的场景,到《梦回西游》实景演出与《杨再兴抗金》沉浸式演绎点燃游客热情;从汉服体验馆里的“穿越”互动,到非遗展示馆内剪纸、面塑手工体验,河上街将本土文化与游客需求深度绑定,实现了从打卡式观光到沉浸式体验的升级。运动神兽馆满足亲子游等需求,更是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这种“文化+体验”的模式让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式游览,而是一场充满情感共鸣的文化探索。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漯河深厚的文化底蕴。这让文旅消费有热度更有深度。
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业态的持续焕新。河上街景区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跳出“门票经济”的局限,通过业态焕新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激活消费新蓝海。河上街景区负责人深知,要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消费起来”,必须构建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为此,河上街景区打造了“夜游、夜健、夜食、夜展、夜秀、夜娱、夜购、夜宿”八大夜间主题场景,从神州鸟园的民俗彩灯秀,到运动神兽馆的夜场活力体验,再到布衣巷里的特色小吃集群,形成了“白天游景、夜晚消费”的全时段运营模式。同时,河上街景区还引入长申玉购物中心、“漯河礼物”文创店、汤盛温泉酒店等配套业态,构建起“吃住玩游购娱”一站式服务体系,让游客的停留时间从“一两个小时”延长到“一整天甚至更长”。这种业态焕新不仅拉动了消费,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像汉服体验馆店主林月这样的创业者在景区扎根。过去游客来看夜景,现在来过夜生活。从“流量”到“留量” 的转变,正是河上街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河上街景区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打破了“无山少水就做不好文旅”的刻板印象,证明小景区只要找准定位、深挖内涵、勇于创新,同样能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从差异化破局到文化赋能,再到业态焕新,河上街景区的每一步探索,都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无论是满足家庭游客的亲子需求,还是迎合年轻人的文化体验需求,抑或是服务市民的休闲消费需求,都体现了对游客需求的精准把握。
河上街景区的成功实践给我们三点重要启示:首先,文旅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的创新思维。即便在资源禀赋不突出的地方,通过精准定位和特色打造,也能实现突破发展。其次,文旅融合要注重体验升级。只有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才能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再次,产业发展要树立系统思维。通过业态互补、场景联动,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文旅产业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许多景区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文化挖掘不深、业态单一等问题。河上街景区的实践给出了答案:文旅融合的核心在于以创新思维激活资源,以文化内涵提升品质,以多元业态满足需求,通过创新业态、深化体验、延伸链条,实现“1+1>2”的协同效应。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文旅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期待更多景区能借鉴“河上街样本”,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创新产品供给,优化服务体验,走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旅融合之路,让“诗与远方”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