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效国强建议——发挥中原食品实验室作用 着力打造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10-28 来源:

image.png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全球竞争核心要素。漯河作为首座中国食品名城,近年来在科技创新赋能食品产业升级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中原食品实验室成为推动食品产业发展的“创新大脑”。然而,我市在科技创新、食品创新高地建设上仍存在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创新主体整体实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效国强提出以下建议:

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筛选既能契合漯河产业发展需求,又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的“三新”项目,加快形成具有漯河特色、可复制推广的产业项目孵化培育机制。

聚力建设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大力度、超常规建设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将漯河打造成全球食品创新的策源地之一,吸引全球食品领域的顶尖人才。

着力打造成果转化聚集地。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完善尖端性与实用性兼备的人工研发智能大模型,围绕爆品技术路线构建“需求发现—定向攻关—中试量产—营销赋能”转化体系。

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以“5+N”创新平台体系为统揽,推动中原食品实验室、双汇肉类技术创新中心等争创国家级研发平台。积极牵手大院大所在我市建立研发平台,培育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创新龙头企业和瞪羚企业为引领,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龙头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全市创新型企业量质齐升。

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行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强研发经费归集管理。聚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建立、规范和统计上报项目,做大全覆盖的增量。

加快科技型孵化载体建设。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自建、引入团队、联合大企业或投资机构等方式,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双创载体。

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引导支持高校强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特色学科建设,健全中原食品实验室与郑州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完善“柔性引进科学家+刚性培育团队”机制,全面落实“六可选”服务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健全财政科技计划实施与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机制,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与技术路线决策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完善创新生态评价体系,着力破解科技创新难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行市级惠企科研经费拨付“直通车”制度,有效释放政策协同效应,厚植创新发展沃土。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文博

校对 曹   华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