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改革委:深化“五星”支部建设 赋能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的指导下,将“五星”支部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基础、赋能发展实践的重要引擎,聚焦“支部过硬、发展赋能、示范引领”三条主线,推动党建工作与发改业务同向聚合、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领航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筑牢“支部过硬”堡垒,夯实组织根基。以“五星”支部建设为牵引,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由规范达标向模范过硬跃升。深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能力。建立“分层分类、全员覆盖”学习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开展专题学习和深度研讨。创新“主题党日+”模式,促使党员走上讲台、分享心得、互学互促。将“发改大讲堂”搬到项目一线,提升干部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夯实组织基础,建强战斗堡垒。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深抓实“五星”支部建设,制订专项实施方案,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科学调配党员,促进业务融合、党员互动。突出选优配强,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有效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纪律作风,涵养清廉生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分层级开展谈心谈话100余人次,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强化“发展赋能”驱动,彰显实干作为。推动“五星”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使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支部引领项目攻坚,跑出建设加速度。全面推行“党支部建在项目上、党员冲在第一线”工作模式,在68个重点项目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推动组织覆盖与项目进展同步。市发展改革委机关第一党支部、市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党支部与县(区)发展改革委机关党支部、项目临时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凝聚攻坚合力。健全重点项目周例会等机制,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点对点”指导、“一对一”服务。
党员带头研究政策,抢抓机遇争资金。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政策研究专班,精准编发研究专报28期,其中17期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漯河市“十五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5篇研究报告分别获省发展改革委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成立由党员领导干部牵头的宣讲组,在各县区深入开展“政策宣讲上门”专项活动。推动党建与产业转型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效。大力实施促消费稳增长三年行动,主动探索服务业新增长点,在推动劳动密集型机构服务外包法人化、引导制造业企业整合业务成立供应链公司等方面实现首创性突破。
突出示范引领效应,激发队伍活力。坚持典型引路、品牌带动,不断放大“五星”支部建设的示范辐射效应。强化典型选树,发挥示范效应。实施党支部分级培育计划,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推行“党建+项目”特色工作模式。建立“先进带后进”结对帮扶机制,推动互学共进。市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党支部被确定为“五星”支部、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打造党建品牌,凝聚先锋力量。精心培育“聚力谋远 先锋发改”党建品牌。市发展改革委机关党委与县(区)发展改革委机关党支部联合举办“发改大讲堂”,培训党务干部、业务骨干400余人次,有效解决了基层干部力量薄弱、能力不足等问题。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党支部通过结对共建,推动10个部门的156项基层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提升基层服务效能。激发队伍活力,锻造发改铁军。健全“传帮带”培养机制,安排“五星”支部的业务骨干与年轻干部结对,开展政策解读等专项培训9次;19名党员干部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个人。
市发展改革委以“五星”支部建设为牵引,大力推动党建与主业融合,生动践行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充分展现了发展改革系统走在前、作表率的担当精神。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玲玲
校对 曹 华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