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文化

字说“华夏”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4-09-26 来源:

image.png

■王殿卿 何红波

“华”字的“七体”。

8 字说“华夏”(分离图)微信图片_20(2481679)-20240926090203.png

“华”,繁体为“華”。会意字,从芔,从芌(xū)。

“華”从芔,或艸,表示与草木相关;“华”的小篆下面的部分像花朵下垂之形。“華”即花朵,读为“huā”。《说文解字·艸部》:“華,荣也。”古称木所生为“華”、草所生为“荣”。“华”又可意动为开花、使绽放。“春华秋实”的意思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也指人的文采和德行,现在也形容学习有成果。

“华”读“huá”,意为光彩、光辉,象征着繁荣茂盛,故“华”字又含有美观、华丽和繁盛等义。“月华”意指月光。“华”后来也泛指颜色多样,如“华美”“华服”;“华”还特指雕绘或装饰,如“华轩”“华衮”。“朱轮华毂”指古代王侯贵族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水木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华”作名词,意为精华。如“含英咀华”“掇菁撷华”。“物华天宝”指各种珍奇美好的宝物,“物华”指万物的精华。

“华”可解为光,可视为光彩,而颜色中当以黄色最为亮丽,故“华”也可单指黄色。古时,黄色是帝王专用的颜色,他们乘坐的车辆和轿子就称为“华舆”“华毂”。旧时女子梳妆打扮,在脸上扑粉,俗谓“铅华”。

“华”做专有名词,音发“huà”,如五岳中的西岳华山:“华”作姓氏,如东汉名医华佗。

今“华”意为中国,读为“huá”,形声字,从十,化声。黄河流域是中华先民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华夏”一词是取其“春华夏荣”之义。后来“华夏”用来借指中国的全部领土,简称“华”。

“夏”字的“七体”。

8 字说“华夏”(分离图)微信图片_20(2481680)-20240926090208.png

“夏”,会意字,读音:xià。

金文和小篆的“夏”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上面的“页”字代表头的意思,中间的“臼”字是双手的象形,下面的“攵”是双足的象形。整个字是一个四肢张开的人体象形。今体“夏”从页省,从攵。“页”为头、“攵”为脚,二者为“夏”,即为将头、脚裸露于外。暑期天气炎热,人们将身体适当裸露,以缓解暑热。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认为“夏”是“象人当暑燕居,手足表露之形”。

“夏”是一年里的第二个季节,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夏季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屈原《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三伏”是夏天里最热的一段时间,成语“冬寒抱冰、夏热握火”的意思是冷上加冷、热上加热,比喻人刻苦自勉。“春风夏雨”指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夏”还是一个朝代的名称。大禹治水成功之后,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定国号为夏。“华夏”一词也由此而来。农历就是夏朝的时候制定的,所以也称为“夏历”。“商彝夏鼎”指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夏天是成长的季节,万物都长大了,所以“夏”引申为大的意思。南朝崔灵恩《三礼义宗》:“夏,大也,至此时物已长大。”《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尔雅·释诂》:“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中国是一个大国,所以“夏”又引申为中国。《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华夏”是中国的代名词,中华民族称为华夏民族。


统筹丨周鹤琦

审读丨王俊方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