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漯河医专学子获河南省高职院校跨文化能力大赛特等奖丨120名外卖骑手与郾城基层治理的一场“双向奔赴”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4-10-25 来源:

3568.jpg

★漯河技师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导读〓


【封面新闻】漯河医专学子获河南省高职院校跨文化能力大赛特等奖

○120名外卖骑手与郾城基层治理的一场“双向奔赴”

【无偿献血】漯河技师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召陵检察】聚焦高质效办案 提高数字检察水平

【漯河城事】大学生郭苗收到5000元爱心款

【国内】2025考研报名10月28日结束

【社会】余华英,死刑!她当庭上诉

【财经】部分银行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已落地

【美文】刚刚好的秋天

【健康知识】多梦≠睡眠质量差

【养生】桂圆小米粥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封面新闻】


漯河医专学子获河南省高职院校跨文化能力大赛特等奖

-------------

10月18日至20日,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外语教学赛道暨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跨文化组复赛和决赛在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成功举行。在漯河医专公共教学部主任刘春红,教师翟晓娜、陈星屹的精心指导下,由23级口腔专业张启越、王乐,23级护理专业杨可心三位学生组成的队伍代表在省决赛中获得高职组特等奖,将代表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参加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全国决赛。


自大赛启动以来,漯河医专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部门领导和带队老师在长达数月的备赛之中,从学习跨文化理论到模拟案例展析,从敲定脚本到日复一日的训练与彩排,战线虽长,老师和同学们却从未松懈。在全省决赛的赛场上,三位学生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积极合作,充分展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取得了特等奖的好成绩。


120名外卖骑手与郾城基层治理的一场“双向奔赴”

-------------

10月24日,郾城区举行“外卖骑手‘亮身份、融网格,强治理、提效能’”启动仪式,诚邀全区120名外卖骑手共同参与到郾城社区安全、政策宣传、信息传递等基层治理工作。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贾方睿,郾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小利参加。


参会领导为外卖骑手代表授流动网格员标牌,镇(街道)与外卖站点共同签订了《郾城区关心关爱外卖骑手“双向奔赴”10条服务承诺》。


冯小利要求,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做好团结凝聚工作。要积极探索外卖骑手党建工作有效路径,把新就业群体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在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地带建强战斗堡垒,汇聚起共创美好生活的新力量。要营造浓厚关爱氛围,以倾心服务形成党建合力。相关区直部门要成为新就业群体的“引路人”,切实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各镇(街道)、社区、小区等属地要多支持广接纳,成为新就业群体的“娘家人”。要发挥群体组织优势,激活新兴领域治理动能。希望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对服务辖区内安全隐患、突发情况、不文明现象等进行“随手拍”、“随手帮”,积极参与政策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网格员、宣传员、排查员、监督员”。(王尚)


【无偿献血】


漯河技师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

10月24日,漯河技师学院联合漯河市中心血站开展“热血河南 青春力量”无偿献血活动,广大师生积极响应无偿献血活动号召,踊跃报名参与,共有125名师生参加献血,献血总量达46100毫升。


漯河技师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在校内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在校学生、青年志愿者、共青团员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     


献血车刚到就迎来了多个献血者,2021级电气工程系的黄浩杰是其中一位。“第一次献血,虽然有些紧张,但了解到自己的血液可能会挽救他人生命,这种感觉无比珍贵。”初次参加献血的黄浩杰说。


活动现场,一个个红马甲穿梭在车上车下献血人群中,耐心宣传讲解献血知识及献血前中后注意事项,同时为献血后的同学们发放纪念品。


【召陵检察】


聚焦高质效办案 提高数字检察水平

-------------

10月25日,召陵区人民检察院召开第4次数字检察工作周例会,部署近期数字检察重点工作。召陵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朝阳参加。


会上通报了全院各部门近期数字检察模型应用情况,重点通报发现线索及成案情况;各业务部门负责人针对本条线应用模型情况向党组进行了详细汇报,重点汇报应用成效、遇到的困难及下周期预计完成数量;各业务部门主管针对模型应用情况进行了点评。


刘朝阳要求,一是要在应用上继续下功夫,要充分认识数字检察模型应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切实抓紧抓好;二是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针对模型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沟通,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三是要注重成果应用和推广,及时总结数字检察模型应用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形成文字信息和典型案例,及时向市院和省院进行报送。(张旭)


【漯河城事】


大学生郭苗收到5000元爱心款

-------------

9月30日,大象新闻以《18岁女孩圆梦大学,“爷爷奶奶,这次换我当顶梁柱!”》为题,报道了舞阳县马村乡大学生郭苗的事迹。10月24日,郭苗告诉记者,她收到了河南广播电视台转给她的5000元爱心款。


今年,郭苗以585分的成绩考入天津中医药大学,因家庭困难学费成了问题。“我要上大学——漯河日报爱心桥行动”第十四季活动启动后,郭苗成为其中一名受到社会爱心人士资助的学生。8月8日,本报以《郭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题报道了郭苗的事迹。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栏目记者看到报道后,被郭苗的坚强懂事所感动,便联系本报记者表示,河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携手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栏目成立的爱心基金可以资助她,而且可以对郭苗的事迹进行报道。(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红)


【国内】


我国粮食产量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

10月25日上午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截至昨天,全国秋粮收获进度已超八成,全年粮食再获丰收,我国粮食产量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经济日报)


2025考研报名10月28日结束

-------------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


研招统考网报结束前,考生应核准招生单位、报考专业、报考点等关键信息。如收到短信提醒报考单位审核不通过,务必重视,及时登录研招网报系统查看报考状态,根据系统提示及时更新报名信息。(央视新闻)


【社会】


余华英,死刑!她当庭上诉

-------------

10月25日上午9点半,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宣判。


贵阳中院再次认定余华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判决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央视新闻)


男子约“飙车”遭群友辱骂,持刀伤人致1死

-------------

10月24日晚,一辆小米SU7在南通市一摩托车俱乐部门前疯狂冲撞数辆摩托车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据现场目击者称,该车主抵达现场后和众摩托车车友发生口角,后持匕首伤人。随后驾车冲撞摩托车俱乐部门前停放的多辆摩托车,及俱乐部大门后离开。25日凌晨2时17分,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发布通报,小米SU7车主康某某(男,23岁)与曹某某(男,32岁)等人因口角发生冲突,持刀将曹某捅伤,后曹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康某某在逃离现场过程中被警方控制。


【财经】


部分银行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已落地

-------------

从10月25日起,各家银行将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批量下调。记者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了解到,截至上午7:30,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客户已经可以从手机银行查到调整后的房贷利率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30BP。(央视新闻)


【美文】


刚刚好的秋天

-------------

少女时代,受书本的影响,总觉得秋天当然是萧瑟、落寞、衰败的。人到中年,才懂得秋天是那般好。


秋日的阳光刚刚好。经过了料峭春寒的羞涩和炎炎夏日的任性,秋日的阳光变得温柔,把温度调到了最舒服的一档。周末上午,阳光洒满阳台,室内花影摇曳。侍弄花草,打扫卫生,忙活半天也不会大汗淋漓。穿一件软软的棉质长裙,品一杯茶、翻几页书、打一会儿盹,不盖毯子也不觉得凉。阳光有多温柔,秋天就有多惬意!


中秋节前后,当鼻尖忽然闻到幽香,我就知道桂花开了。循着香味望去,却常常找不到桂花藏在哪里。桂花就是这样内敛,不轻易展露容颜。但它并不过分低调,喜欢用独有的花香袭人,直入肺腑。李清照为它写过“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杨万里赞它“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桂花的芳香中带有一丝刚刚好的甜。这甜常常让我想起明月、想起故乡、想起山野,生出闲旷清明的舒适感。这甜甚至会潜入梦中。梦里,我不知身处何年何月。也许从远古一直到现在,中秋的夜晚总是高悬一轮明月。月光下故乡的小院里父母都还年轻,桌子上摆着圆圆的月饼,院子里桂花开得正好,甜甜的花香和月饼的清香还有家人的笑声融在一起……


如果说春天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的小丫头,夏天是“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倾国倾城的妙龄女子,秋天就是如桂花优雅恬静的中年女人。她走过青春年少的浪漫、走过如花似玉的季节,经历了阳光明媚,更见识了风霜雨雪,所有的遗憾都被秋风温柔化解。她修得“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的安然,从容淡定、坚忍包容,享受中年独有的滋味,心中自有芳香。一切都刚刚好。


秋风一吹,三角梅就冒出了朵朵花苞。没几天,各色花朵便开满小院。秋天街头的色彩当然少不了栾树。国庆节前后,当街心花园的繁华落尽,栾树却撑起了别样的风景。“枝头色艳嫩于霞,树不知名愧亦加。攀折谛观疑断释,始知非叶也非花。”清朝诗人黄肇敏在《黄山纪游》中描写的灯笼树正是栾树。起初我也不知道它的名字,感觉它的“小灯笼”很像三角梅的花。留恋它的美丽,特意从网上查找资料,才知道它是栾树。“小灯笼”是栾树的果实。因每个果实被椭圆形的果皮包裹,形似灯笼,所以栾树又叫“国庆树”“灯笼树”。


我家房后有一排栾树,深秋时节,推开窗,眼前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那日,我从树下走过,抬头望,一盏盏“小灯笼”挂满枝丫,摇来晃去。“小灯笼”大多是西瓜红色,间或也有黄绿色的,有的枝条还开着金黄色的小花。一树多色,缤纷却并不耀眼;美而不骄,保持着秋天该有的低调。栾树高大挺拔,一排排很是威武壮观。风吹过,一团团一片片彩色枝叶舞动起来,像波涛涌动,又像一部旋律激昂的交响乐。处于“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秋天,却没有半分萧瑟之气,而以澎湃的生命力给人带来奇妙的震撼,我不由得对栾树心生敬意。


秋天最适合出游。周末上午,约上好友,于河边寻一方静谧之处,在秋色里坐在喜欢的树下喝茶。眼前的杉树在太阳光下红红黄黄、深深浅浅,一片绚烂。远处白色的芦苇被微风一吹,风姿翩然,好像从《诗经》里穿越而来。天空碧蓝如洗,流云自在,变幻无穷。秋天的傍晚,我喜欢到龙湖公园散步。夕阳西下,晚霞满天,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大半湖面,正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瑰丽景象。风微凉,夕阳体贴地为旁边的大楼披上金色外衣,一切温柔得刚刚好!


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秋高气爽,徜徉户外,仰观宇宙之大,俯视品类之盛,浑身上下的毛孔都沐浴在秋光里,享受轻风、享受暖阳、享受刚刚好的秋天。


如果选一个词表达秋天,我的选择是“刚刚好”。你呢?(程慧鸽)


【健康知识】


多梦≠睡眠质量差

-------------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不少人在睡觉时会做梦,醒来后还能清晰地记住自己的梦境。有的人认为,经常做梦是睡眠质量差的表现。其实,做梦是睡眠时正常的生理反应,做梦或记得梦的内容不能说明睡眠质量不好。


通常情况下,睡眠可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人们每天晚上的睡眠都会在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之间循环。生动的梦境都是在快速眼动睡眠中发生的。如果在快速眼动睡眠中醒来,梦境一般会记得比较清楚;如果在非快速眼动睡眠中醒来,就会忘记自己做过梦及做梦的内容。有的失眠人群觉得自己经常做梦,有时甚至一整晚都在做梦,就将多梦和睡眠质量不好画上等号。这是因为失眠人群夜间易醒,尤其容易在快速眼动睡眠时醒来。而且,失眠患者往往会过度关注一些不好的事情。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清醒时注意到的负面信息常常会在梦境中再现,给人一种自己总是做噩梦的错觉。


做梦本身是正常的,但如果连续做噩梦,并伴有紧张、恐惧等情绪,意味着睡眠结构被破坏,深睡眠时间减少甚至消失,浅睡眠时间增加。若长期如此,会影响机体各个脏器的休息和修复。良好的睡眠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睡眠状况不佳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睡眠质量:


调整生活习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合理饮食,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等饮品;平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机能、提高睡眠质量。


减轻心理压力。个人心理压力程度与睡眠质量息息相关。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睡眠质量差等问题,进而影响身体健康。感觉自身心理压力过大时,可通过冥想、深呼吸、进行户外运动等方式放松身心。如果自我调节后效果不佳,也可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


改善睡眠环境。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建议大家在睡觉前尽量营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如通过佩戴耳塞、眼罩等减轻声音和光线对睡眠的干扰。同时,保持合适的室温和湿度。适宜睡眠的室温一般为20℃~23℃,湿度为50%~60%。此外,睡前也可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温水泡脚、肌肉放松、冥想等,可以帮助缓解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养生】


桂圆小米粥

-------------

材料:


小米100克,红枣3个(去核),枸杞5克,桂圆肉15克,食盐适量。


做法:


1.小米浸泡半小时;红枣切丝备用。


2.锅内放入所有食材,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40分钟,调味即可。


医生点评:本方作用缓和,无阴阳偏颇之弊,实为养生保健之佳品,久服轻身健体,益寿延年,特别适合气血亏虚、失眠多梦的人群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mcw0395。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漯河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LH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lh至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704”至106592066。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王宁

编委:包向杰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