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文化

岁暮书怀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1-06 来源:

■安小悠

回首2024年,任何形容岁月飞快的词句,无论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还是时光似白驹过隙、如飞鸿踏雪,仿佛都有了具象,以至骨子里会不自觉升腾一种汉语伟大的自豪感。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亦发感慨:“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与之相较,一年时光实在堪比蚍蜉,微不足道。它如此短暂,仿佛除夕的烟花还未从夜空落下,年夜饭还冒着热气,电视机正播放着2024年的春晚……

当我站在岁尾依序回望,起初是模糊的,等调好岁月的焦距,慢慢拉近镜头,这一年便在“重读中小学语文课本”里开篇。那是我2024年年初制订的读书计划,我为此专门买了一整套中小学语文课本,设想以课外延伸阅读为枝,带领儿子读出“花儿”来。无数个夜晚,橘色灯光下,我领他读《桃花源记》《滕王阁序》《项脊轩志》,读《秋声赋》《琵琶行》《出师表》,也读《西游记》《城南旧事》《雾都孤儿》……也许现在他还不懂其意,等他长大,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镜头一转,是春暖花开的日子,楼下的玉兰开了满树花,在阳台赏花,有“人从天上望琼枝”之感;澧河边飞来许多鸟儿,清风徐来、鸟鸣清脆,直觉小城安逸、岁月静好。四月,我带儿子去河堤挖荠菜,万木葱茏、春花皆绽。五月正值“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2024年漯河市食品文化旅游宣传月,我带他到红枫广场,十里华灯,游人如织,我们看节目、品美食,度过了非常开心的夜晚。

许是年岁渐长之故,我不再喜欢鲜衣怒马、烈火烹油的日子,整个人都很淡然,只喜欢以天光云影为伴,以野草花树为伍,年年岁岁一床书的日子。

这一年我读的书很杂,五花八门,文学类最多,读罢马伯庸的《食南之徒》,通体酣畅;读罢杨红樱的《笑猫日记·长大不容易》,掩卷深思;又读六神磊磊的《唐诗寒武纪》《唐诗光明顶》系列书籍,直觉由他带着,翻越唐诗的围墙,走近李白、杜甫、王维、王勃、王昌龄、岑参……如果横跨时空组一个酒局,我愿做个斟酒人,带上我全部的崇敬和爱,敬他们一杯。

这一年我写了很多文章,写过春天的玉兰花、迎春花,写过春风十里;写过夏天的栀子、紫薇,写过熏风南来;写过秋天的槐树、睡莲和秋风袅袅;写过蒲苇、芒草和从前的冬天。我还写过澧河的柔波,写野鸭、游鱼,写夕阳下的金柳,写清风朗月里的清润蝉鸣和斑驳花影,写岸边的老人、青年和孩童,也写街巷的流年和烟火。我多么庆幸,可以用一双手,把心里装满对小城的爱化作文字,它们是“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古人结绳记事,我结文记经年。

最让人开心的是,2024年年末我迎来了自己的书——《沙澧写手》,虽然只居其中二三页,但是拿在手里,心情澎湃不减。未来,我愿和众位师友携手共进,写出更多更好的篇章。

正像不可能永远是晴天,这一年我也经历了阴霾满布的日子。一旦走过,便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或许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十分感谢给予我帮助和关爱的亲朋,他们比宝石珍贵,为我驱除黑暗、照亮前路。

特别喜欢李娟的那句:“好像全世界的白天,就是我的抬起头来;全世界的黑夜,就是我的转过身去。”时间的洪流能席卷一切繁杂的往事,它会稀释快乐,也会洗涤痛苦,即便“魂飞汤火命如鸡”,也没关系,只要“梦绕云山心似鹿”,我们终将长成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有一句诗:“多幸福啊!此日,此月,此年,此季,此刻,此一瞬间。”

新的一年,愿每个人都能收获幸福。


校对 刘亚杰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