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区:幸福之花在宋庄盛开

“顾不上做饭时俺就去村里食堂吃,村里还帮俺买了家庭保险,家里水电费也是村里出,村里还经常举办饺子宴、文艺演出等多种活动,生活有滋有味,非常幸福!”2月20日,漯河市源汇区宋庄村62岁的张朝选骄傲地说。他是宋庄村培育的技术型农民人才之一,也是宋庄村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技术人员,每月收入稳定,他所说的食堂是漯河市第一家在农村建成的“共享食堂”,对本村村民推出了一系列就餐优惠政策,60岁以上老人及特殊群体(环卫工人、低保人员等)每顿至多不超过5元。
宋庄共享食堂。
农村要发展,关键在支部。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肖科是一名退役军人,自上任后就带领村“两委”明确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动,发展产业、群众受益,美化环境、凝聚民心”的工作思路。创新村民自治模式,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孝善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一约五会”制度;深入推进民呼我应“党群说事会”,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把所有党员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用好用活党员连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实现走访全覆盖,民情全掌握,政策讲到户,服务零距离,有效提升村里的治理服务水平。宋庄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市级过硬党支部、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宋庄村“两委”通过全面收集村民意见和建议,归纳梳理村集体经济发展“金点子”,确定了“面向城市、服务城市”的发展思路,动员乡亲们一起发展蔬菜大棚,致力培育壮大村里特色产业经济。先后建成了包含18座蔬菜大棚在内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占地220多亩,探索“双绑定+整体流转”发展模式。种植大户产供销绑定村里成立的合作社,合作社绑定物美廉超市等签约公司,其他农户将土地整体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土地托管协议,由托管公司负责管理,收益归合作社所有。合作社对土地入股农户实施分红,农户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到合作社打工。
通过实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当地大型超市签订供销协议,由合作公司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肥料,并按照合同价格收购产品。种植的西红柿、葡萄等农产品年销售额达100万元,带动7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长期稳定人员人均收入已超2.3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稳定在30万元以上。
宋庄村锦鲤电商直播基地打包现场。
此外,结合问十乡传统渔业优势资源,依托中原水产产业园锦鲤示范养殖基地,打造了宋庄村锦鲤电商示范园项目,开设直播间13个、直播账户50多个。实现网络销售观赏鱼锦鲤及农副产品,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50多个。网络销售额达62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收入超60万元。
如何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宋庄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村容村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党建、和谐、清风3个主题广场和1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还建成了乡愁园和乡村大舞台。依托这些文化活动阵地,宋庄村常态化举办理论政策宣讲、义诊义写、民俗表演、乡村春晚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倡树文明新风,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美丽乡村、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市“五美庭院”示范村。同时,升级改造村里的9处坑塘,探索鱼菜共生的新型养殖种植方法,邀请养殖、种植专家开展养殖种植职业技能培训,将村民培育成技术型农民人才,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力军。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乡村治理的工作要求,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细化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开创集体和群众‘共赢’的致富新局面。”漯河市源汇区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肖科说。
通讯员 董燕 刘炎涛
校对:冼 薇
统筹:周鹤琦
审读: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