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文化

临颍青龙寨和青龙寺的故事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2-26 来源:

青龙寨青龙寺的故事

从前,大于村有青龙寨、青龙寺,为什么均以青龙命名呢?因该村旁有条小河,蜿蜒曲折,形似青龙,故名青龙河。在古代龙为神圣之尊,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人们又把龙视为吉祥、福祉之神。后来大于村来了几个风水先生,都说大于村是风水宝地,占着青龙之光,只要有青龙保护,大于村就永保太平。由此,就有了青龙寨和青龙寺。

青龙寨 清末民初,由于政府腐败,盗匪横行,贫苦百姓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于村民商议,村子要想平安,必须修寨护卫。于是全村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村子圈起高一丈八尺、宽四丈有余的寨墙,上有炮台和枪眼,进出有东门和西门,村人把此寨名为青龙寨。寨墙上白天有人把守,夜晚有人打更,以此保护村民的平安。

民国年间河南土匪如毛,军阀混战,天灾人祸,封建剥削,使广大人民无法生活,一些人拿住武器就可为非作歹,有些土匪盗买枪支、子弹,形成了大、小杆土匪团伙。

大杆土匪攻城掠寨,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拉票子勒令用巨款回赎;小杆土匪夜聚明散,抢劫财物,也架票子。大杆还好一些,只要有钱还能把人赎回,小杆架票子无处窝藏,把人害了,撕了票子,还让人家回票,结果人财两空。

当时有人说兵匪不分,兵就是匪,匪也是兵。有些军队纪律败坏,欺压人民,跟土匪差不多;有些大杆土匪也是打着旗,穿着军装,有团长、营长和连长,好像是有组织的队伍,实际是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架票子的土匪。大杆子时间长了,人越来越多,官兵打不了他,一搞条件,就收抚了,编成军队,哪一点不满意就又拉出干起来了。这就是那时候的兵匪不分。

当时大于村为了防御土匪,成立了硬肚会,也叫“硬社”,在夜里授徒,组织一些青壮年敬神喝符、念咒,经过锻炼,刀砍不伤,枪打不过,大概是一种气功。大于村的硬社,当时在方圆各村很有名气。

大于村民于永正、吕影、谷中喜、李兰等四十余人,靠硬肚功打退了多次进犯村庄的匪敌。最为著名的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开封府派兵来繁城打匪,不料被土匪围困,带队的王大人的枪也被缴械,情况十分危急。大于村硬肚会得知后,前去救急,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获胜。王大人回府后,报禀嘉奖,给大于村送来几十箱枪支弹药,一时名声大振。

青龙寺 民国期间,在大于村中心地带,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叫青龙寺。该寺坐北朝南占地十余亩,是南北长方形,院内青松翠柏,环境幽雅,院内有大殿、厢房等房舍四十余间。殿宇主从有别,纵横对称,结构严谨,错落有致。

大殿高9.8米,殿基高2米,耳廓五间,进深三间,门东西两边各蹲有一个大狮子,殿前彩绘蟠龙巨柱八个,腾云驾雾,栩栩如生。殿内正中有暖阁,敬有祖师爷像,高八尺,威武雄壮。厢房内塑有两像,高六尺,右边像披战袍,着甲胄执戈,形象威武;左边像披铠执大刀,蓝面短髻,气势雄伟。

青龙寺建成后,善男信女前往祈福,人流如潮,热闹异常,香火不断。由于寺内院落开阔,经常成为大于村民议事聚会、习武练拳的地方。

民国十四年(1925年),自豫西鲁山、宝丰一带过来一股土匪,有千人之众,所经之处,任意烧杀,夺抢民财,无恶不作。大于村民听到鸣锣报警后,急忙扶老携幼,带上值钱东西,纷纷躲入寨中。

当时村里硬肚社的青壮年都到百里外的西华县帮助打匪去了,情况十分危急。忽然,人们发现寨墙上布满了灯盏,火苗一闪一闪的,一时映红了夜空。土匪们远远望着,不敢近前,怕有埋伏,灰溜溜地撤走了。村里人这才松了口气,都说这场“空城计”演得好。

但奇怪的是,不知是哪位高人干的,救了全村人的命。几位村民议论着,涌进青龙寺大殿内,有人看到祖师爷像全身透湿,像出了一身大汗似的。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祖师爷显灵,保佑了全村百姓呀!人们纷纷下跪朝拜,焚香叩首,感谢祖师爷的大恩大德。

自此,村内人代代相传,青龙寺的香火日夜不断。新中国成立后,青龙寺被拆除,遗迹荒废。

资料来源:临颍县政协学习和文化文史委员会


来源:临颍融媒

校对 刘亚杰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