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赵学鑫:与花相伴 田园追梦

3月30日,记者走进郾城区孟庙镇英张村萌兜多肉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看到上千盆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有的如红宝石一般,有的像毛茸茸的动物尾巴,有的层层叠叠宛如盛开的莲花。
“这是‘虹之玉’,光照越足颜色越红;那是‘九尾狐’,摸起来像小动物的尾巴。这些是我应顾客要求培育的绣球,特别受欢迎。”萌兜多肉种植基地负责人赵学鑫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大棚里的植物,眼神里满是对这些植物的喜爱。


34岁的赵学鑫与多肉植物的缘分始于13年前。当时,正上大学的他喜欢上了多肉植物。每当看到自家阳光房里越来越多的多肉植物时,他都忍不住思考:能不能把爱好变成事业?2022年,在外地上班的他毅然辞职回乡,租了几亩土地建起多肉大棚,萌兜多肉种植基地就此诞生。
“多肉是‘懒人植物’,但想养得好需要技术。”赵学鑫指着一盆暗红色的“法师”说,“夏季要控水,春秋要多晒,配土比例也得讲究。”十多年间,通过交流学习,他从花卉爱好者进阶为专家。温室大棚里的花卉从最初的几十种增加到上千种,价格从几元到数百元,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大棚入口处,几株挂果的柠檬和盛开的月季格外醒目。赵学鑫养的不只有多肉植物。在顾客的要求下,他培育了一大批鲜花,有海棠、绣球、山茶花等数十个品种。
“我想打造一个集种植、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他计划增设茶座区,为游客提供在绿意中品茶、聊天的场地,同时销售本地农产品,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不同于传统种植户,赵学鑫创业坚持创新思维。他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多肉植物变色过程、科普养护知识,得到上万名粉丝的关注。他开放大棚供人参观,推出亲子DIY盆栽体验活动,周末接待游客。“很多顾客本来只想买一盆,结果逛着逛着就买了一堆。”他笑着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花卉爱好者,他特意创建了一个微信群,使之成为花友交流互动与寻求帮助的温馨平台。在这个微信群里,他及时、耐心地解答每名顾客在养花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让养花新手也能轻松上手,享受养花的乐趣。


创业初期并非一帆风顺。搭建大棚、控温控湿、拓宽销路……每个环节都需要他亲力亲为。最艰难时,赵学鑫连续三个月凌晨四点起床打理植株。但是,看到顾客收到植物时的笑容,他觉得一切都值得。如今,萌兜多肉种植基地的年收入逐年增加。
“我的梦想很简单——让家人过上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望着正在浇水的妻子和嬉戏的孩子,赵学鑫眼神温柔。他相信,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像他一样,在乡村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夕阳西下,大棚里的多肉植物泛着光,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热爱、勇气与坚持的故事。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子恒
校对 冼 薇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