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联动监督农机购置补贴发放 确保惠农政策落实落地

近日,市纪委监委以“室组地”联动的方式,成立专项检查组,深入郾城区裴城镇坡刘村、城高村等村庄的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对农机购置补贴申领情况进行抽查。
专项检查组以农机购置补贴发放为切入点,紧盯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方案制订、公开公示、资金兑付等环节,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了解、查阅资料、下发工作提示函等方式,督促农业机械技术部门严格落实上级政策要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规范农机购置补贴发放。
“为保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落地,我们今年采取了‘线上监测+线下抽查’双线核查模式开展跟进式监督。”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负责人说,线上通过比对2022年以来农户信息、购机发票、补贴金额、补贴频次等,筛选排查异常信息;线下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以及乡镇廉情监督员“前哨”作用,深入各县区、各乡镇(街道)走访农户,到农机销售点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不及时、公示内容不完整、核验流程不完善、资金兑付不及时等问题,及时反馈相关责任部门落实整改,并对整改结果开展跟踪问效。截至目前,市纪委监委已督促整改问题44个,对发现的农机部门制度漏洞、责任缺失等问题,采取现场约谈、印发督办函等形式,监督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农机购置补贴流程、加快推进资金兑付进度,修订完善《关于补贴资金兑付的补充意见》《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管理制度》等,推动全市兑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235万元。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深化“室组地”联动,围绕小额信贷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危房改造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使用监管情况,深挖彻查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行为,以扎实有力的举措助推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勇睿
通讯员 金胜男
校对 曹 华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