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我市与河南大学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召开丨我市实施“漯创乐业”十大行动

★市卫生健康委:健全长效机制 推动医疗纠纷化解工作提质增效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农历乙巳年三月十八
【天气】
今日全市晴间多云,气温13℃~30℃
明日全市晴间多云,气温16℃~33℃
〓导读〓
【漯河要闻】我市与河南大学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召开
○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交办会议召开
○秦保强调研检查防汛抗旱工作
○黄钫暗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封面新闻】我市实施“漯创乐业”十大行动
【卫生健康】市卫生健康委:健全长效机制 推动医疗纠纷化解工作提质增效
【漯河教育】市教育局领导巡视中招体育考试工作
【学科发展】市六院举办第八届心电向量图学术峰会
【国内】2025年直招军士网上预报名开始
【关注】教师入职时被要求签“不考公考编承诺书”?当地通报
【财经】油价即将大幅调整
【社会】车辆涉水游玩被困,警方通报:司机脱险,2名女子抢救无效死亡
【博览】春游的由来
【网评】坚持“零容忍”,让卫生巾真正“卫生”起来
【生活知识】五个方法帮你挑春笋
【美文】荠菜香 母爱长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漯河要闻】
我市与河南大学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召开
张锁江秦保强黄钫等参加
-------------
4月13日,中科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一行莅漯,考察食品产业研究院建设等情况,就校地合作交流座谈。市委书记秦保强,市长黄钫,市领导马明超、王凯杰、张祎捷参加。
张锁江一行先后深入中原食品实验室、漯河医专新校区,实地参观相关科创平台、展示中心、实训基地等建设情况,对我市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核心、联动食品科创园及专业院校等建设高能级创新综合体、打造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食品创新人才高地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张锁江认真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后说,漯河具有较好的食品产业基础和创新实践平台,在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良性运行机制,为双方全面深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围绕食药同源、新医科等领域,双方将积极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平台载体,把河南大学优秀师资引入漯河,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全面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漯河落地生花,全力打造具有引领示范性的创新研发中心。
秦保强对张锁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河南大学一直对漯河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近年来,漯河深耕食品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政产学研金”联动、共建共创共享,集成产业生态、创新生态、自然生态等优势,加快建设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当前的漯河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层次人才、高能级平台、高水平教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加持赋能。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完善工作机制,在新医科方向开展院校合作,加快中原食品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在食药同源、特医食品领域共建研究院,为河南万亿级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秦保强还对双方共建研究院的运行模式、体制机制、人才培养和使用、编制待遇、课题研究、培训交流、产教研协同发展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见习记者 徐斐斐)
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交办会议召开
强化抓落实刚性约束 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秦保强主持并讲话 黄钫安排工作
-------------
4月14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交办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有关会议、领导批示要求,部署近期重点工作。市委书记秦保强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长黄钫安排工作。常英敏等出席。
秦保强强调,要强化抓落实刚性约束。精准发现问题并权威交办是交办机制运转的核心。要增强市领导交办的精准性、权威性,深化事前调研、事后点评,以有效交办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加大督导力度,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盯着问题去,敢于较真碰硬,持续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压实县区和部门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推动交办任务落实落细;建立联动机制,树牢“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和“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鲜明导向,营造奖优惩劣、实干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要全面复盘总结一季度经济工作,抓好四月份经济运行调度,为顺利实现“双过半”“全年红”打好基础。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稳住基本盘、创造增长点,关注短板弱项,强化实体工作调度,主动靠前作为,全力以赴保持全面领先、持续领先良好态势。要筑牢防汛抗旱安全堤坝。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的“硬标准”、工程防御底线、预警和应急响应全覆盖标准、粮食安全底线、防汛期间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坚决打好打赢防汛保安全、抗旱夺丰收攻坚战。要抓住“五一”黄金期,充分释放文旅促消费潜力。培育新业态、搭建新场景、推出新体验,推动神州鸟园等景区、千机飞“只有漯河”等表演出新出彩,提高宣传层次、扩大宣传范围、强化宣传效果,有效吸引人流、促进消费;发挥电商推介品牌、开拓市场、完善生态的作用,打造一站式选品平台,搭建交流交易平台,加大企业支持力度,推动电商发展提质增效。要抓早抓小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围绕建强组织、防化风险、多办实事、促进发展建立模式;主动配合全省范围开展的安全生产明察暗访活动,省、市、县联动,推动问题精准发现和有效解决;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密切关注城市环境整治、突发重大事件等敏感领域,强化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黄钫指出,要树牢“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思想,紧盯一季度重点工作滞后事项,查摆问题成因,细化针对性措施,拧紧责任链条,奋力赶上时序进度。要加快资金拨付和前期手续办理,推动政策性资金项目和省、市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早见成效;严把工程项目造价概算关、规划设计方案关,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全力做好漯河港扩容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准备工作,围绕开工节点倒排工期、列出清单、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往前赶,项目启动实施后要迅速掀起施工高潮。要未雨绸缪抓好防汛抗旱,加快农村沟渠连通施工进度,扎实做好外围河道防汛准备,推动城市排水防涝复盘应急提升项目早日完工,切实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屏障。要不间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应对防范极端天气能力水平,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坚决守牢安全防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雪茵 王建军)
秦保强调研检查防汛抗旱工作时强调
质量第一 加快进度 发挥效益
提升城区排水防涝能力
-------------
4月14日,市委书记秦保强深入部分工程项目、泵站点等调研检查防汛抗旱工作,看现场、问工期、督进度、解难题。市领导乔彦强、王凯杰、吴玉培参加。
在召陵区引汾入沙排涝工程施工现场,秦保强详细了解排涝泵站和出水口主体工程进度,听取防汛备汛情况汇报,指出排水防涝复盘应急提升项目是城市防汛防涝的治本之举,要下定决心按照既定节点全力攻坚克难,加快设施设备到位,饱和施工、能快则快,确保汛期前建成投用。要坚持涝污同治,统筹雨前预排、联排联调、雨污分流,确保排水防涝能力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郾城区城市排水防涝复盘应急提升项目井冈山路管网施工现场,秦保强认真察看内涝点治理和排水打通工程推进情况,现场研究解决老城区排水不畅、雨季内涝的举措。他强调,要保持工程推进的良好态势,坚持由近及远、建成即用,加强施工统筹,科学安排时序,做到“建成一段、见效一段”。要既重地上更重地下,以“绣花功夫”既扮靓“面子”更做实“里子”,为群众高品质生活提供安全宜居的空间。
秦保强到孟平铁路立交提升改造项目现场,检查泵站排涝效用发挥情况,听取近期抗旱工作情况汇报,强调要未雨绸缪狠抓防汛备汛,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排水防涝、雨污分流、水系连通等工程项目和预置移动排水装备等应急措施分类推进,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工程防”四位一体的城区防汛防涝体系。要把问题想得更复杂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变化和天气变化,加强旱情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严格落实责任 立即整改问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黄钫暗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4月14日,市长黄钫暗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市领导史耀星、吴玉培参加。
黄钫一行先后走进挂刀营拆迁工地、市人民医院医学中心项目现场和高水平高中项目施工一线察看,对现场发现的黄土裸露、扬尘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要求施工单位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立即整改问题,强化施工管理,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切实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行业监管部门要履职尽责,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于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从严从快查处,对失职渎职者严格执纪问责。
“要加强24小时在线监测”“对整改不力的严格按照处理办法问责”……暗访中,黄钫还到市图书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附近、淞江路与107国道交叉口过境柴油货车绕行卡点和漯河市恒瑞热电有限公司察看,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并对后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黄钫强调,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务必清醒警醒,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各方责任,大员上阵直接到现场、到一线查问题、找根源,集思广益明路径、破难题,坚持科学精准治污,“长牙带刺”监管执法,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军亚)
【封面新闻】
我市实施“漯创乐业”十大行动
-------------
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漯创乐业”十大专项行动 持续推进“三业联动” 努力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上奋勇争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实施“漯创乐业”十大专项行动(“双贷双促”行动、“双园共建”行动、创业担保贷款“金融护航”行动、“聚力漯河老味道引领创业新‘食’代”行动、赛事引领行动、大学生“创业牵手”行动、创业典型示范引领行动、创业成果展示交流行动、创业主题公园创建行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站建设行动),着力探索创业技能提升、创业贷款扶持、创业典型引领、创业孵化培育、创业活动赋能“五位一体”的创业支持模式,使“漯创乐业”成为漯河“食”尚新名片,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提出,聚焦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实施“聚力漯河老味道引领创业新‘食’代”行动,通过深度对接独具特色的漯河美食,积极开发“技能+创业”、“劳务品牌+创业”特色培训项目,突出技能培训的创业引领,发挥创业的倍增效应,培养更多传承者、成就更多创业者、带动更多就业者,形成创业带动就业促进产业“三业”融合发展格局。
为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意见》提出实施赛事引领行动、创业典型示范引领行动、创业成果展示交流行动和创业主题公园创建行动。
《意见》针对我市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和创新成果转化,提出实施“双贷双促”行动,推出创业担保贷款“创新贷”、特色金融产品“‘食’尚贷”。科研人员利用科研成果自主创业的或以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入股方式链接本地创业主体的,可申请最高额度为1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其中,30万元及以下部分符合贴息政策的,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超出30万元部分,给予优惠利率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额度为10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其中,400万元及以下部分符合贴息政策的,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超出400万元部分,给予优惠利率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可向经办银行申请最高额度为2000万元的商业贷款。(刘智毅 张炎)
【卫生健康】
市卫生健康委:健全长效机制 推动医疗纠纷化解工作提质增效
-------------
4月11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防范化解医患纠纷季度讲评会。此次会议是市卫生健康委首次以季度例会的形式召开的医疗纠纷专题分析会,旨在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常态化研判机制,推动我市医疗机构纠纷化解能力提升。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玉鸽参加。
会议通报了第一季度各医疗机构纠纷发生情况,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关于全链条加强医疗纠纷预防处理工作的意见》,各医疗机构围绕第一季度医疗纠纷受理情况、处置进展及典型案例依次汇报,并就纠纷成因、调解难点及改进措施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指出,医疗纠纷化解是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党建引领、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原则,要坚持党建引领,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健全“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工作机制;要强化医患沟通培训,完善纠纷预警和应急处置流程,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严格落实“首诉负责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杨福超)
【漯河教育】
市教育局领导巡视中招体育考试工作
-------------
4月14日,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俊伟巡视我市2025年中招体育考试工作,并看望慰问考务人员。
在考试现场,郭俊伟详细了解考试流程、考务人员配备等情况,实地观摩跑步、跳绳等项目考试。他表示,要确保每一个考试环节都公开透明,让学生和家长放心。同时,要做好考试期间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在医疗救护点,郭俊伟详细查看急救设备配备,要求要做好医疗保障,确保能够及时处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身体状况,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学科发展】
市六院举办第八届心电向量图学术峰会
-------------
4月11日至13日,市心血管病医院(市六院)举办第八届心电向量图学术峰会,主题为 “精研向量・智领心电”。市六院党委书记王东升、心脏中心首席专家赵森等参加。
王东升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近年来,市六院始终将技术创新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通过连续举办七届心电向量图学习班,累计培养省内外专业人才逾千名,推动基层心电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同时,依托《心电向量图诊断标准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2025)》制定与《临床心电向量图解析》专著出版,已构建起“标准引领-学术转化-智能赋能”的全链条学科发展体系。希望到会专家共同学习、携手并进,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届峰会特邀孙广宏、魏希进等十位国内心电学界权威,围绕“共识解读、数理重构、AI 前沿、起搏心电、立体心电”五大核心板块展开研讨。从《专家共识》的临床实践路径,到人工智能在向量图判读中的算法突破;从起搏心电向量图的精准定位,到立体心电图的跨维度应用,课程体系兼具学术高度与临床深度。专家们通过案例解析、多学科联动研讨、虚拟仿真技术演示,为与会人员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
作为国家级三级心血管病医院,市六院通过学术交流推动心电向量图技术标准化与智能化发展,为提升区域心血管诊疗水平注入新动能。
【国内】
2025年直招军士网上预报名开始
-------------
2025年直招军士涉及道路运输、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机电设备、机械、医药等400余个军民通用专业。招收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往届毕业生,所学专业符合部队专业需要,年龄不超过24周岁(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生年龄放宽至26周岁。所学专业在就读的普通高等学校已经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应当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河南征兵)
【关注】
教师入职时被要求签“不考公考编承诺书”?当地通报
-------------
近日,安徽新锐教育集团旗下多所学校教师反映,入职时被要求签订“不参加考公考编承诺书”。4月14日,安徽滁州南谯区教育体育局发布通报称,安徽新锐控股集团在教师聘用过程中,以保障教学稳定性为由,要求新入职教师签订不得参加公务员及编制类考试承诺书的情况属实。目前,该集团已纠正“要求教师入职前签订不得参加公务员及编制类考试承诺书”的行为。(南方网)
【财经】
油价即将大幅调整
-------------
最新消息显示,4月17日,油价将迎来新一轮调整,每升预计下跌0.4元~0.42元,调整后,加满一箱50L油箱将少花21.0元。(中国基金报)
【社会】
车辆涉水游玩被困,警方通报:司机脱险,2名女子抢救无效死亡
-------------
近日,浙江台州仙居县一辆越野车在永安溪落水一事引发社会关注。4月14日,记者从仙居县公安局获悉,13日,一车辆在南峰街道溪滩游玩被困,经救援,驾驶人脱险,同车两名女子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据当地居民透露,事发地点属于未开发的“野生景点”,经常有人在此处越野渡河。(上游新闻)
【博览】
春游的由来
-------------
春游是从我国古代的“踏青”演变而来的。据《晋书》记载,自魏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都要到郊外踏青,所以古人把农历三月初三定为踏青节(上海地区及江南一带以清明作为踏青节)。到了唐代,春游踏青已盛行于民间。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踏青的时间也略有不同。如“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见明代文人冯应京编撰的《月令广义》),“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见元代史学家费著编的《岁华纪丽谱》)。又如唐代文人李淖编撰的《秦中岁时记》云:“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由于“踏青”是春天到郊外游览,故又称之为“春游”。(西安晚报)
【网评】
坚持“零容忍”,让卫生巾真正“卫生”起来
-------------
卫生巾“废料翻新”问题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公安部近日下发通知,将对消费领域的假冒伪劣犯罪进行严厉打击,特别是对涉及老妇幼的伪劣卫生用品持“零容忍”态度。
媒体曝光的卫生巾“废料翻新”乱象显示,这些残次品使用了回收材料,可能携带大量有害物质,极易导致细菌感染、过敏等问题,或将影响生殖系统,甚至危及生命健康。不少网友愤慨,贴身用品竟然是“废料垃圾”,这是明目张胆地践踏女性健康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废料翻新”并不是孤例,从“荧光增白剂超标”“疑似虫卵”到“虚标长度”,卫生巾作为女性刚需消费品屡次“塌房”,一再挑战消费者的底线。
买片合格卫生巾怎么这么难?从媒体的多次调查中不难看出,这背后是卫生巾用品的行业性“顽疾”,长期以来,产品质量“就低不就高”似乎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
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利用国标偏差范围钻空子,不惜压缩成本“偷工减料”,甚至使用劣质原料,踩着国标的“下限”生产。如此卫生巾虽控制在“合理偏差”内,却难说“卫生”。
今年7月,卫生巾新版国家强制标准将正式生效。新国标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原材料、生产环境及产品卫生指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望从源头上打击卫生巾市场的混乱现象。
但新国标只是行业整改的“起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能止于事后追责。守护“她健康”,须强化监管力度,建立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追溯系统,倒逼企业真正将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让卫生用品市场更加清洁。
正如一位消费者所言:“我们需要的不是‘塌房’后的道歉,而是从生产线上就开始的敬畏。”(新华网)
【生活知识】
五个方法帮你挑春笋
-------------
很多人爱吃春笋,但不知道怎样挑选。下面这“五看”可以参考:
看外形。选择个头大小适中、外形紧实饱满、底部直径大、尾部小、无腐烂变质的鲜笋。
看笋壳。选择笋壳完整、呈金黄色或淡黄色、色泽自然、肉呈浅白色且鲜嫩的春笋。
看笋节。笋节之间的距离越近、越紧密,笋肉相对就越细嫩,吃起来也更美味。
看笋根。根部四周的“痣”(凸起的小点)呈白色珠状的笋较为鲜嫩,“痣”呈暗红色或深紫的笋肉质较老。
看笋芯。笋芯颜色越白越脆嫩,黄色次之,绿色较差。
【美文】
荠菜香 母爱长
-------------
漫步在沙澧河畔,沉默的土地一片绿意蔓延。途中,我见到两位女子正在挖野菜,灯笼草、麦瓶草、腺毛蒿……我顺着她们的目光望去,锯齿状的绿叶摇曳在微风里,好多都已绽放点点小花,鲜嫩的荠菜无疑是春天里不可多得的舌尖美味。
前几日回老家,与母亲闲聊时,我说起想去田间找找荠菜。母亲爽快地答应了。她迅速拿起铲子、篮子,我们便一同前往了。
母亲的干脆让我心生感慨。犹记得童年时,母亲总是十分忙碌,要么在田里劳作,要么操持家务,无暇顾及我们太多。家中孩子多,她实在分身乏术。如今,她和父亲两人默默守着老家,守护着生活了一辈子的小村庄,然后在等待里盼着我们的归期。我们兄弟姐妹年少的那些时光里,她曾经多次缺席。如今,我们长大成人,她却不再年轻,也不用再像过去那般忙碌、操心、劳累。我在闲暇给她通电话时,她要么在和邻居打牌,要么在和父亲散步,又或者在看电视剧。只是,如今忙碌的人变成了我们,她没能参与我们忙碌的生活;她悠闲的日子里,也缺少了我们的陪伴。
此时,母亲一手拿着铲子,一手仔细地翻找着荠菜。忽然,她惊喜地喊道:“焕,你看这边有好多荠菜,真嫩啊!”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童年。那时我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跟跑在母亲身后。彼时的她还不足四十岁,就像一棵枝干壮硕、花朵繁茂的大树,扎根于肥沃的土地,守护着我们。
母亲是种庄稼的能手。她穿梭在一块块田地,采撷着一棵棵荠菜,如年轻时那般熟练、得心应手。她念叨着荠菜配鸡蛋可以做菜馍、配猪肉可以包饺子,又说还可以用荠菜下面条……当她说这些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荠菜的清香。
返城时,小菜园里的菠菜、小葱、韭菜、生菜,还有从田野里挖回的荠菜,都被母亲清洗干净,整齐地放在我的袋子里。我深知,我带走的远不止这些青菜。
当晚,我按照母亲的方法包了荠菜馅儿饺子。美味在唇齿间萦绕的同时,童年的回忆、成年后的岁月、藏在荠菜里的母爱,都被饺子裹着入心……(史金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sjb0395。
★本报免费赠阅,您接收本报不会产生任何费用,感谢您阅读本期手机报!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王宁
编委:包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