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抓住“五个关键” 做好农机服务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5-20 来源:

image.png

为切实组织好“三夏”农业生产,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从优化服务、机具调度、应急管理、机收减损、技术推广五个方面着手,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秋粮适时播种。

市农机中心成立5个服务指导组,分赴各县区开展农机生产服务指导。目前,全市已发放跨区作业证757份,预设服务站7个、公布24小时热线电话6部。与交通公路部门联合开设10个“服务农机手便民服务点”,供跨区作业机手停靠休息;与中石油、中石化联合出台农用柴油优惠供应和保障措施,开辟站内农机手加油绿色通道。

从4月开始,组织各级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摸清机具底数的基础上指导机手开展机具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三夏”期间各类农机具以优良的状态投入生产。目前,已检修各类农机具11.53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4124台,实现了应检尽检。加强同周边城市农机部门的沟通协调,预计协议引机1681台,在收割高峰期,全市可投入收割机5800台左右,确保满足用机需求。

研究出台“三夏”农机生产应急预案,制订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应对措施,强化应急保障能力。依托现有4家省级、6家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和38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切实解决农机应急末端无人组织、无机可用问题,保障极端天气条件下能够及时开展粮食应急抢收和抗旱排涝等救灾作业,建立有力有序有效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根据各县区烘干能力建设需求和现有烘干中心(点)建设情况,引导建立布局合理、体系完善的粮食产地烘干体系,优先满足粮食烘干设备的补贴需求。目前,全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烘干机283台、总吨位16561吨,完全能够满足极端天气下的烘干需求。

积极组织农机专家、农机合作社代表交流研讨,组织开展减损技能培训,引导机手科学合理调试机车,适时收割,有效减少机收损失。充分发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机收减损工作的“指挥棒”作用,压实责任,细化举措。适时组织技术专家对各县区的机收减损开展情况进行抽检,确保小麦机收作业损失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持续扩大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升粮食单产。深化秸秆离田全程机械化试点市创建,组建秸秆离田服务队,不断扩大秸秆离田面积,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    震

通讯员 袁立奎

校对 李    鑫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    胜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