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市心血管病医院:引入脑科学技术 赋能儿童康复

★西城区领导深入社区开展调研走访活动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六月十二
【天气】
今日全市多云,气温28℃~39℃
明日全市晴,气温27℃~38℃
〓导读〓
【封面新闻】市心血管病医院:引入脑科学技术 赋能儿童康复
【水韵西城】西城区领导深入社区开展调研走访活动
【技能培训】漯河医专二附院扎实推进护士长综合能力提升
【关注】水利部:全国1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财经】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上调
【气象】中央气象台:预计黄淮及以南地区炎热依旧
【社会】湖南郴州资兴市东江湖一游船侧翻致29人落水 已救出28人
○贺兰山岩画景区工作人员嘲笑游客 相关部门:已辞退当事员工 取得游客谅解
【体育】世界泳联世锦赛名单公布 全红婵因伤缺席 12岁于子迪将出战
【养生】8个简单易行的“以热制热”养生妙招 赶紧收藏
【提醒】科学吃冰才能安全消暑
【美食】桂皮淮山排骨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封面新闻】
市心血管病医院:引入脑科学技术 赋能儿童康复
-------------
近日,市心血管病医院(市六院)儿童康复科凭借创新的脑科学应用,为孤独症、脑瘫、智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以及学习困难等儿童带来新的希望。据悉,市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康复科率先引入国际前沿的脑科学技术,与以往传统康复训练方式不同的是,其“评估—干预—康复”一体化诊疗新模式,使孩子在游戏训练中让大脑功能得到重塑。自脑科学项目开展以来,已有30余名儿童接受治疗,所有儿童症状均逐渐得到良好改善。
”3-6岁是大脑可塑性强的黄金干预期,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对于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市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陈素环强调,科室将秉持这一理念,借助脑科学手段,精准捕捉治疗窗口期,为众多患儿争取到了宝贵的康复时机。
下一步,市心血管病医院将不断探索创新,用科技的力量为更多天使宝宝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张迪)
【水韵西城】
西城区领导深入社区开展调研走访活动
-------------
7月3日下午,西城区党工委书记谢闯深入新城管理办公室月湾湖社区开展“学查改·加强社会治理调研走访活动”,全面排查整改社会治理问题。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张赞杨参加调研。
谢闯一行走进月湾湖社区,实地走访日间照料中心、托育中心、共享食堂、居民小区等地,通过与社区干部、网格人员、小区住户沟通交流,全面了解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耐心倾听社区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并就群众反应突出的房产证办理、便民设施建设等问题,逐一研究解决路径。
谢闯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与一体推进“学查改”和落实“五基四化”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二要凝聚多方合力,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积极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三要树牢为民导向,聚焦群众密切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相关行业部门、属地管理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圆满解决群众诉求,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王家鑫)
【技能培训】
漯河医专二附院扎实推进护士长综合能力提升
-------------
为充分发挥护士长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于6月30日至7月2日组织开展“护士长急救能力提升”专项活动。本次活动以“理论培训+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提升护理管理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
精准考核,夯实基础。6月30日,漯河医专二附院护理部组织开展“有创机械通气技术”操作考核,全院各科室护士长参与。考核现场,学员们操作流程规范流畅、动作娴熟精准,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通过此次实操检验,大家对呼吸机使用的关键环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掌握,为临床救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专题培训,提升能力。7月2日,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赵艳庚围绕“危重症抢救医护协作与抢救记录规范书写”展开专题培训。授课过程中,赵艳庚结合临床真实案例,系统讲解了危重症抢救中的医护高效配合要点,并针对书写规范进行深入剖析及指导,详细梳理了抢救记录书写的关键要点。培训现场气氛热烈,参会人员围绕心肺复苏按压节奏、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差异、危重患者转运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积极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与见解。
总结提升,持续改进。护理部主任赵春红对本次授课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对赵艳庚护士长的精彩授课以及学员们的积极参与表示高度赞扬。
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护理团队的应急处置水平。未来,护理部将持续聚焦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不断强化急救技能与应急处置能力,打造一支技术精湛、反应迅速、配合默契的高素质护理团队,为医院医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护理保障。(王文华)
【关注】
水利部:全国1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受降雨影响,7月4日8时至5日8时,四川沱江中游、涪江上游及支流凯江、青衣江支流安溪河及陇西河,甘肃嘉陵江支流白水江及拱坝河,云南李仙江上游川江,吉林浑江支流红土崖河,辽宁鸭绿江支流爱河等1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最大超警幅度0.06—1.02米,其中白水江超保0.44米。水利部滚动会商研判雨水情形势,向内蒙古、辽宁、甘肃、青海等9省(自治区)发出“一省一单”靶向预警,提醒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和淤地坝安全度汛等工作。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财经】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上调
-------------
日前,多家航空公司宣布自2025年7月5日(含)起上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如下: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成人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成人旅客收取20元燃油附加费。据了解,上一次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调整是在6月5日: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免收燃油附加费,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10元燃油附加费。(央视新闻客户端)
【气象】
中央气象台:预计黄淮及以南地区炎热依旧
-------------
央视网消息:我国江淮江南等地近期迎来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的区域涉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7月4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黄淮及以南地区炎热依旧,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央视网)
【社会】
湖南郴州资兴市东江湖一游船侧翻致29人落水 已救出28人
-------------
7月5日下午,湖南郴州资兴市东江湖白廊景区一游船侧翻,致船上29人落水,已救出28人,另有1人正在搜救。
湖南省官方通报称,7月5日16时30分许,湖南郴州资兴市东江湖白廊景区一游船突遇11级大风造成侧翻,致船上29人落水。据初步了解,该游船核载40人,实载29人,截至7月5日18时许,已救出28人(其中27人无生命危险,1人正在抢救),另有1人正在搜救。(中新网)
贺兰山岩画景区工作人员嘲笑游客 相关部门:已辞退当事员工 取得游客谅解
-------------
7月4日,有网民反映贺兰山岩画景区工作人员在检票过程中存在不礼貌行为,引发网络关注。7月5日上午,银川贺兰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布说明表示,发现相关情况后,景区迅速与游客取得联系,诚挚道歉并取得谅解。同时,对当事员工予以辞退,对分管负责人予以严肃批评,扣除月度绩效。(中新网)
【体育】
世界泳联世锦赛名单公布 全红婵因伤缺席 12岁于子迪将出战
-------------
2025年世界泳联世锦赛将于2025年7月11日至8月4日在新加坡举行。据了解,奥运冠军全红婵此前因伤缺席全国跳水冠军赛,目前仍在康复治疗中。中国游泳史上最年轻的世锦赛达标选手,河北12岁选手于子迪将参赛。
2025年5月中下旬的全国游泳冠军赛,河北姑娘于子迪在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以2分10秒63的个人最佳成绩摘得银牌,这一成绩达到世锦赛A标,成为中国游泳史上最年轻的世锦赛达标选手。5月21日,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于子迪以2分06秒83的成绩夺冠,创造个人最佳。(央视新闻客户端)
【养生】
8个简单易行的“以热制热”养生妙招 赶紧收藏
-------------
你以为夏天只能靠吹空调、吃冰棍、喝冷饮来给身体降温吗?其实不然!中医却建议:天气越热,越要“趁热打铁”——喝热茶、晒晒背、泡泡脚……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实则蕴含着中医的养生智慧。学会用“以热制热”的养生妙招,还能有效逼出体内寒气。
记住8个简单易行的“以热制热”养生妙招,赶紧收藏,现在就用起来。
1.温水洗澡更解热
山西省中医院中药方剂研究所主管药师郭丁丁202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夏天用冷水洗澡、擦汗,会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反而觉得更热。建议选择与体温相近的水温,约35℃~37℃,适度刺激皮肤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散发热量,比冷水的降温效果更明显,也更健康。
2.热茶更利于散热
夏季饮用热茶是中医推荐的养生之道。《本草纲目》中提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茶叶中的茶碱成分有利尿作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带走身体的一些热量。同时,热茶能刺激毛细血管舒张,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分泌,有利于散热降温。
3.温性调料暖肠胃
夏季阳气浮散在外,体内虚寒,适量吃生姜有助于温中散寒,此外,肉桂、茴香等温性调味料,夏季可稍微多放一点。羊肉、牛肉等热性的肉类也可以温阳散寒,尤其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有牙痛等上火症状以及体质偏热的人忌食。
4.热粥消暑又润燥
夏季湿暑交加的环境往往让人没有食欲,这时可以自制养生热粥,解暑生津,调养脾胃。山药、莲子、百合、薏苡仁、绿豆等都是不错的食材。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2~3种食材与粥同煮,如薏苡仁红豆粥、百合莲子粥、绿豆荷叶粥等。
5.适当运动更排汗
夏天运动可以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夏天宜“以汗制汗”,而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锻炼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调节体温的能力,预防中暑以及一些常见的热症。但不要选择太阳最毒的时段,以免大汗淋漓而伤气血。一般建议在早上选择慢跑、打太极、跳操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
6.泡脚暖身固阳气
山西省中医院肿瘤三科护士赵沁芳202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夏至,阳气聚集于体表,脏腑反而寒凉。睡前可用40℃艾草水泡脚15分钟,微微出汗,就像是用绳索将“游离”的阳气拉回体内,有效缓解手脚冰凉、肠胃虚寒等症。
7.晒背补阳驱寒气
在清晨或傍晚(避开正午时段),背对太阳晒后背,重点照射大椎穴(低头时,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凹陷处)至命门穴(第2腰椎下方凹陷处),犹如为身体接入“太阳能充电器”。晒后饮一杯温水,驱散体内寒气。不过,阴虚火旺者要少晒。
8.穿衣不露腰与腹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妇科主任医师王文君2022年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指出,中医把肚脐称为“神阙”,是腹部最薄弱的部位,不适宜任其“暴露”。因此不建议经常着露脐装或上衣过短,尤其是在吹风扇时或空调房中。
【提醒】
科学吃冰才能安全消暑
-------------
酷热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
高温天气,怎么吃冰更合理?
1.运动和劳作后 间隔2小时再吃冷饮
运动或劳作后,头部出汗、血管扩张,此时若猛吃冷饮,头、面部骤然遇冷,就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引发头痛。建议间隔时间至少在2小时以上。
2.含几秒钟再咽
食用冰淇淋或冷饮时,可以先在嘴里含大约5秒钟,让食物在口腔中尽量多存留一会再咽下去,最大限度减少寒冷对口腔黏膜血管的刺激。如果冷饮中有其他配料,也可以先吃配料再吃“冰”。
3.中午吃,饭后吃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营养主任技师胡晓岚表示,空腹吃“冰”,会对胃肠造成刺激。相对来说,饭后吃冷饮对身体影响小一些。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冷饮对身体的影响,可以选择在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吃冷饮。
4.避免在短时间内连续大量摄入冰食或冷饮
冰镇饮料每次不要超过150毫升,相当于普通矿泉水瓶的1/3。
雪糕、冰棒每次最多一根。
喝冰镇饮料最好小口慢饮。
有偏头痛等头痛史、或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应慎食冷饮。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高温天要科学饮食、及时补水,食用冷饮后若持续恶心、呕吐、头痛,建议及时就医。
【美食】
桂皮淮山排骨
-------------
食材:桂皮5—10克、淮山250克、排骨250克、生姜15克
做法:
1.排骨切块,用盐、油、生粉、酱油腌制10分钟,淮山切为寸段;
2.热锅,加入油,姜及桂皮爆香,放入排骨香煎至排骨微黄;
3.加入淮山翻炒一会,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焖,当汤汁剩下不多的时候,开大火加入盐调味即可。
菜品特点:山药,味甘性涩,能补不足,固肠胃,止泻痢。桂皮能缓解脾虚湿盛所致的胃口差与腹泻。此二物作为辅料焖排骨,不仅香味浓郁诱人,而且能温补脾肾,能缓解胃脘隐痛不适,恶心欲呕,腹泻便溏,疲倦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等不适,适宜于脾肾两虚人士或贪凉所致胃肠不适者。
小贴士:脾虚明显的可加生姜30克。
【早安】
奔波忙碌,别忘记欣赏沿路的美丽。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执一份简朴,不盲目攀比;守一份淡然,不苛责强求。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好,才会拥有幸福的生活。新的一天,早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mcw0395。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漯河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LH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lh至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704”至106592066。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黄福祥
编委:包向杰
【漯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