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链动绿色未来 ——中国(漯河)“益生菌+”农业微生物第一届产业大会侧记

7月的沙澧河畔,生机盎然。7月6日,一场聚焦农业“微”未来的盛会——中国(漯河)“益生菌+”农业微生物第一届产业大会,在郾城区微生态大健康产业园召开。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与行业先锋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益生菌+’农业微生物”这一前沿课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擘画益生菌生物技术如何为广袤的中原沃土注入澎湃的新质生产力。
守护绿色未来
“如何从源头的土地开始,让农业变得更绿色、更安全?如何种出、养出真正健康的食材,最终让千家万户的餐桌更健康、更安心?”微康集团董事长方曙光在开幕致辞中道出了大会的深层关切,“这正是我们创立微康农业的初心,也是举办此次盛会、全力推动‘益生菌+’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的核心使命。”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王运浩在致辞中对漯河赞誉有加:“用数据说话!一个地级市的食品产业年产能突破2500亿元,这在全国也堪称耀眼。漯河中国食品名城的金字招牌实至名归,是中国食品产业当之无愧的发展高地。”
共育产业硕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产业开发中心主任陈宝瑞回顾了合作的基础:“本次大会成功搭建了贯通产业界、学术界、政策端与企业间的顶级对话平台。去年5月我单位与微康农业在郾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围绕优质土壤功能微生物种质资源挖掘,在土壤培肥改良、畜禽粪污高效资源化利用、新型功能微生物肥料创制等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发合作,并在益生菌小麦、草莓种植及微生态制剂资质认证上取得重要进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并进,共同推动益生菌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农业的绿色转型贡献更大力量!”
大会现场,两项重要成果同步落地:河南省功能性益生菌食品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标志着产学研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河南省农业微生物创新联合体宣告启动,为产业协同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顶尖智慧碰撞
大会举办了两场高规格论坛。十多位专家为与会者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张友明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的高度对“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绿色农业发展”进行了讲解。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武汉微康益生菌研究院院长赵斌围绕“应用土壤有益微生物资源,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这一课题作了生动的阐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阮志勇作《农用微生物菌剂在生态农业的创新应用》专题报告,介绍了微生物菌剂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与巨大潜力。苏州科技大学教授韩东飞以《作物微生物组与可持续农业》为题,围绕作物与微生物共生体系对维持土壤健康、保障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达了参会感受。“我们公司专业从事相关检测服务,今天第一次来漯河参加如此高端的产业论坛。论坛信息量大,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某检测公司的一名代表兴奋地说。
河南炎黄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邢得强介绍:“我们公司专注于天然植物的生物转化。微康集团在益生菌菌种研发方面极为专业。2023年与微康集团合作以来,公司将其优质菌种合成产品应用于禽类养殖。数据显示,禽类肠道健康水平与产蛋率稳定提升,次蛋率明显降低。这实实在在的效果正是微生物技术价值的铁证。”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艳东 齐国霞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