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中心医院告别开颅!神经内镜“穿鼻”拆瘤,3天迈出新生步伐

大脑深处的垂体,虽只有豌豆大小,却是调控生长、月经、视力等功能的“核心枢纽”。一旦这里长了肿瘤(垂体瘤),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视力骤降、肢端肥大等问题,很多人一听“脑瘤”就慌了——但在我们神经外科,多数垂体瘤患者通过规范治疗,都能找回正常生活。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如何用技术和经验,为垂体瘤患者“拆弹”的。
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竟是脑子里长了瘤
65岁的李女士最近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痛,伴视物模糊,一直按照眼科疾病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门诊,行磁共振检查示:蝶鞍区肿瘤性病变,考虑垂体瘤,入院治疗。
多学科协作(MDT):全方位术前评估,确保无手术禁忌
神经外科桂志勇主任和主管医生黄俊红查看病人,完善相关检查,精准定位肿瘤大小、压迫范围。联合眼科,耳鼻喉科会诊意见,积极给予术前用药。在桂主任带领下,医护团队共同参与讨论手术方案,术后护理,以“精准微创、全程管理”为核心,为患者提供从诊断到康复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微创技术“领航”:不开颅,从鼻孔里“拆瘤”
桂志勇主任带领神经外科医生团队为患者做了“经鼻蝶窦内镜手术”——从鼻孔里伸入内镜,精准切除了肿瘤,伤口只有鼻孔里的一点点。术后专业的护理团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精确的观察记录每小时尿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第3天,患者李女士就能下床了;1周后复查,右边眼睛能看清手指了;3个月后,视力基本恢复到原来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