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区建立4个第一书记联络站

“我们村想搞土鸡养殖,可村民担心销路,没人敢带头……”“刚调解完两户邻里纠纷,发现光讲理没有用,还得了解背后的家长里短……”7月17日,在召陵区的4个第一书记联络站会议室里,一场场“不绕弯子”的座谈会正热烈召开。召陵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把会场搬到一线,与各个联络站的驻村干部围坐一起,畅聊近期工作中的“心里话”。
座谈会上,没有汇报稿,不晒成绩单,大家围绕“干了啥、卡在哪儿、咋解决”畅所欲言,将问题一个接一个抛出来。针对土鸡养殖销路的难题,有驻村干部结合当地电商发展的基础,提议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同时联系周边的餐馆、超市建立长期供货关系;在调解邻里纠纷方面,经验丰富的驻村干部分享道,要先咨询村里的长辈、有威望的人,了解纠纷背后的缘由和家庭关系后再对症下药……你一言我一语,原本卡壳的工作思路渐渐清晰,现场俨然成了“支招大会”。
这样的热闹场景,源于召陵区精心搭建了第一书记联络站。2025年2月,该区以镇为单位,建立4个第一书记联络站,通过多渠道收集、整理站内各选派单位的涉农项目、政策、资金等信息,搭建起政策资源共享平台。同时,联络站还协调选派单位为派驻村提供支持,推动第一书记抱团发展,集思广益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实现聚人心、聚资源、聚智慧的目的。
“我是第一次驻村,农村工作经验欠缺。”召陵区教育局派驻老窝镇庙王村第一书记周亚伟眼神里透露着喜悦,“有了这个交流平台,我现在一点儿都不担心了,有问题随时可以向前辈请教。”
“驻村不是‘单干’,而是需要大家一起坐下来,把问题摊开、把经验共享、把办法找足。”召陵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座谈会,他们会常态化开展下去。下一步,区委组织部将进一步促进各联络站间的跨站互动交流和观摩学习,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增进团结,引导第一书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打造积极向上的“尖兵”队伍。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 赢
通讯员 杨 珂 荆 博
校对 李 鑫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