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探索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新模式——让追光之路越走越远

7月20日清晨,临颍县民政局大院内,100名身着统一服装、背着崭新书包的孩子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统一乘车奔赴北京,开启“追光少年”北京夏令营之旅。这100名从全县民政数据系统筛选出的品学兼优的困境儿童,将参观天安门、故宫、中国国家博物馆、长城等,参加梦想分享会,在“梦想树”上绘制心愿果实。12岁的小雨(化名)激动地说:“我最想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还要把旅游的照片带回来给爷爷奶奶看。”她的书包里装着统一发放的暖心包,里面有防晒帽、洗漱用品、纸巾、应急药品以及成长日记本。
这是临颍县关爱困境儿童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县,近年来,临颍县不断完善关爱服务体系,织密关爱保障网络,探索兜底保障精准化、关爱服务专业化、支持体系立体化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模式,构建“党委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工作格局,实现了“政策制定—资源整合—项目推进—成效评估”全流程闭环管理。
这100名品学兼优的困境儿童是社工在走访中发现的。该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建立县级社工总站和16个乡镇(街道)社工站,配备专职社工60名,培育民政志愿者372人,建立“发现需求—精准介入—长效跟踪”服务闭环,引导社会组织、基金会等社会力量为困境儿童链接资金、物资等资源。建立三级探访制度,对监护缺失、重度残疾等高风险儿童实施红色预警、重点跟进,成立“社工+儿童主任+志愿者”帮扶小组,每周入户探访1次;对低保家庭、单亲家庭儿童实施黄色预警、定期走访,每月开展家访1次;对其他困境儿童实施绿色预警、一般关注,每季度电话随访1次。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整合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数据,对困境儿童实施“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和精准帮扶。建立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自然增长机制,实施教育赋能专项行动,组建“送教+康复”双师团队,为因残失学儿童制订个性化教育方案,实施心理健康守护计划,开设融合教育课程,提供免费体检,对有抑郁倾向的儿童进行早期干预。
“我们要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通过稳定的陪伴和非语言观察(如绘画、游戏行为),逐步帮助他们增强安全感,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在7月5日的临颍县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骨干人才培训交流会上,固厢乡民政社工站的杨赛说。近年来,临颍县通过举办经验交流沙龙、服务创新大赛等活动,组织开展高质量专业研讨活动,邀请省级、市级专家学者及优秀一线社工授课,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沙龙等方式提升社工实操能力;实施社工人才“青苗计划”,建立“专家智库—专业机构—基层队伍”三级培训体系,实现全县351个村(社区)全覆盖。建立“自评—互评—督导评估”的多维度绩效考核机制,推行师徒制培养模式,注重从实战中锤炼人才,定期开展工作评价。
除了保障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临颍县还为他们提供研学旅行、职业体验等服务,探索“集中辅导+个案干预+小组活动+社区服务”的综合服务模式,开展“点亮微心愿”等活动。这次“追光少年”北京夏令营就是临颍县不断探索关爱困境儿童的创新举措。“我们不仅要带孩子们看世界,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念。”临颍县民政局党组书记李世伟说,活动结束后,他们将通过结对帮扶、兴趣培养、心理疏导、个案跟踪等方式,持续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让追光之路越走越远。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 震
通讯员 张琳琳
校对 张伟伟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