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从招商成绩单看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截至6月30日,我市104个“六职”招商项目已签约78个、履约71个、开工45个,分别较第一季度增加11个、31个、32个,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分别达到75%、68.2%、43.3%——
从招商成绩单看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7月29日,记者从上半年全市“六职”招商工作讲评会上获悉,截至6月30日,我市精心谋划的104个“六职”招商项目已签约78个、履约71个、开工45个,分别较第一季度增加11个、31个、32个,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分别达到75%、68.2%、43.3%。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我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精准发力、主动出击,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落地,推动产业升级,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主导产业,引项目、强链条。当前招商引资领域竞争愈发激烈,唯有找准定位、提前谋划,方能实现精准对接、高效合作。我市立足食品名城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围绕三大产业集群“11+8”产业链,坚持链式思维、靶向发力,招引落地一批投资体量大、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重大支撑和关键配套项目。召陵区紧盯正大、中誉等龙头企业,推动企业新上项目、扩能提质。“正大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后,我第一时间与正大集团高管对接后续生产项目。目前,投资20亿元的正大(漯河)超级食品工厂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我市食品产业蛋制品深加工领域空白。”召陵区委书记李湛介绍。临颍县深耕食品产业与壮大铜基新材料产业双向发力,精准落地湖北杭元电工、上海胜华电缆等铜基关键配套项目以及福建盛和时代茶饮、爱乡亲高端烘焙食品等食品升级项目,产业集聚优势加速形成。
聚焦项目落地,优服务、解难题。把企业招进来、签协议仅仅是一个开始,做好“后半篇文章”、让项目落地见效同样重要。“六职”招商干部坚持全周期服务、专班化攻坚,打通项目落地堵点,打造“谋划—签约—开工—投产”高效闭环。源汇区招商工作负责人表示,为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源汇区提供全周期服务,先后召开企业服务周例会30余次,从手续办理到要素保障,从施工建设到投产运营,全程安排专人对接、跟踪问效,先后解决盛田用工问题、口口赞土地性质问题。召陵区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落实“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发挥“四大办”作用,15天完成高压线迁移,保障圣辰物流项目如期动工。临颍县仅用一个半月就完成福建爱乡亲功能食品3万平方米厂房改造交付任务。舞阳县中储国能盐穴储能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4个月时间。示范区组建专班服务马来西亚棕榈油产业园项目,近1万吨的储油罐提前1个月建成,首批棕榈油已经青岛港入关。经开区天铭新能源电池配件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刷新了“漯河速度”。
效益加速释放,增动能、强发展。随着一批“六职”项目投产达效,产业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经开区推动辖区知名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升级,卫龙美味、盐津铺子、太古可乐、盛田食品巧克力等一批“老树发新芽”项目加速实施,释放强大内生动力。临颍县铜基新材料产业园一期、二期高效运行,三期厂房建成即入驻2个项目,今年以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税收1000万元。舞阳县2024年招引的浙江日辉多功能调节剂项目今年前5个月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税收600万元。位于源汇区的河南九昱塑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工业托盘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正在加速释放产能。
走出去,蹚出新路;引进来,共谋发展。我市一个个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批批企业茁壮成长。一座营商环境优、产业发展好、招引优势强的“磁力场”正在强势崛起。
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 佩
图/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东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