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教育

让学生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记漯河二高教师张瑞丽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8-15 来源:

“同学们,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少有碰巧的成功。别再等待,也别怕进步缓慢,要相信厚积薄发……”8月12日上午8时,漯河二高二(3)班班级微信群里,班主任张瑞丽的消息准时弹出。这份带着暖意的鼓励,加上她随后的线上答疑和学习指导,成了假期里学生的“闹钟”。

微信图片_2025-08-15_084249_610.jpg

1999年,张瑞丽从河南大学毕业,目前已在三尺讲台深耕二十余载。作为中学一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她始终以踏实进取、求真务实为座右铭,在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探索创新,用热爱与坚守诠释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真谛。

“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学生的‘大舞台’。”张瑞丽说。作为语文教师,她积极践行学校“真・美课堂”理念,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作为目标,让语文课堂焕发别样生机。

她的课堂从不缺创意。课前三分钟的美文分享、社会热点评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雷雨》《茶馆》《窦娥冤》等课本剧表演,让书中的经典人物“活”起来;情境化教学设计,让枯燥的文言文变成生动的故事。“张老师的课像寻宝游戏,每次都有新发现。”学生的评价道出了课堂魅力。

作为高二语文备课组组长,她不仅深耕课堂,还带领团队共同进步——组织集体备课、开展公开课评课、研讨践行“真・美课堂”理念难点……在她的推动下,高二语文备课组形成了共研共进的良好氛围。

她关注高考动向,每周精选练习试卷,收集最新作文素材,考后细致分析学情,让教学更具针对性。她所带班级的语文学科成绩,多年来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

作为班主任,她创新采用小组管理模式,将全班划分为7个小组,以公正考核、奖罚分明为原则,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更重要的是,她引导每名学生制定高中长远目标与学期阶段目标,明确赶超对象,让努力有了清晰的方向。

在教学中,她坚持“抓两头、促中间”育人理念,为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喝彩,也会在学生受挫时及时安慰;她能敏锐察觉学生的思想波动,用耐心谈话、真心关爱为学生驱散迷茫。一名学生说:“张老师办公室的门总是敞开的,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学习难题还是生活烦恼,我总能在她那里找到解决方法。”这份爱,让班级充满凝聚力。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获评学校文明班级、优秀班级。

“爱就是最好的教育。”这是张瑞丽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二十余年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犯错的学生,从不一味地批评,而是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不吝啬赞美,让自信的种子在学生的心底发芽。

假期里,她每天分享励志短句、线上答疑解惑,用“不打烊”的陪伴,诠释着“教育无假期”的责任和担当。“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学生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张瑞丽说,她将怀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继续耕耘。


文/图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晓玉

校对 曹   华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   胜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