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加装改装

8月14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我市扎实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非法加装改装、销售不合格车辆等违法案件51起,罚没款总额达11.24万元,没收不合格电动自行车20辆。
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是为了加强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今年6月以来,执法人员在排查中发现,部分门店为迎合一些消费者“灯光更亮”的需求,改装不符合标准的LED车灯。此类改装存在两方面安全隐患:一方面,非原厂电路改装易引发车辆自燃;另一方面,强光直射会导致对向行人及车辆驾驶员眩目,显著增加夜间交通事故风险。据介绍,这些改装车灯的亮度和照射角度普遍超出电动自行车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值,属于违规行为。
为从源头消除隐患,执法人员对全市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实施拉网式排查,重点核验车辆原始配置、车灯原厂证明及CCC认证标识。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完成391家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销售企业的质量监督抽查,累计立案查处非法加装改装、销售不合格车辆等违法案件51起,结案35起,罚没款总额达11.24万元,没收不合格车辆20辆。
同步开展的市级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监督抽查中,8批次产品全部通过检验。
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私自改装车灯不仅违规,还会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建议市民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及配件,拒绝非法改装。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河庆
校对 曹 华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