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澧追梦人丨柴李:让地道重庆味香飘漯河

“来一碗豌杂面。”“好嘞!马上就来,您稍等。”8月19日,位于源汇区金江路的一家重庆小面店里,店主柴李和丈夫马浩正忙着招待顾客。
“我来漯河8年了,经营重庆小面店已有一年半时间。现在小店已步入正轨,生意还不错。”柴李用地道的重庆话说。重庆小面、豌杂面、牛肉面、老麻抄手……柴李凭借地道的重庆美食成功收获了一批老顾客。
柴李在店里忙碌。
2020年,“90后”重庆妹子柴李远嫁漯河,成为马浩的妻子。“之前,我在漯河干过两份工作,但缺乏归属感。”柴李说。
于是,她辞职回到重庆,跟着好朋友学做卤菜。学成之后,她跟马浩商量,在文化路夜市摆摊卖卤串。柴李第一次做生意,由于缺乏经验,遇到了难题。
“刚开始,我害怕跟顾客交流,不知道如何向顾客推荐菜品。生意一直不好,我才试着跟顾客沟通。”柴李说,后来她发现,顾客少并不是因为自己做的串串不好吃,而是不太合漯河人的口味。生意一直没有起色,无奈之下,柴李只好放弃。
虽然第一次做生意以失败告终,但是柴李没有灰心,开始寻找新方向。“川渝人在做美食方面多少有点儿天赋。”柴李笑着说,“我当时想河南人喜欢吃面食,为什么不试着做重庆小面呢?”
这一次,她跟一位有十年重庆小面制作经验的朋友学习,并根据漯河人的口味,对调料进行了改良。“面的分量要足,一碗四两。辣度要降低些,容易被接受。”柴李说。为吸引顾客,她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小安安”,定期发布美食视频。有一次,她发布的一条视频,播放量突破10万次。重庆小面的生意因为这条视频越来越好。“这次卖重庆小面挣钱了。我感觉这个生意可以一直做。”柴李说。
随着顾客越来越多,柴李心中开店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她积极参加市人社局举办的创业指导活动,学习创业技能,并四处选址,筹备开店事宜。“我拍了一个关于开店选址的视频,没想到有很多老顾客给我出主意。现在这个店铺的位置就是一位老顾客推荐的。”柴李开心地说。
开店后,许多顾客慕名而来,生意越来越红火。柴李上午10点半开始煮面,有时要忙到凌晨四五点才休息。店里人手不够,马浩便辞职到店里帮忙。
“看到大家喜欢吃我做的面,我心里特别踏实。现在漯河就是我的家。”柴李说,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就会过得有滋有味。
漯河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沛真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