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程小红:种出一片新天地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8-21 来源:

image.png

image.png

8月18日上午,在召陵区老窝镇化庄村的菊花种植基地,53岁的程小红正在细心打理菊花苗。只见她熟练地掐掉侧芽,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滑落。“这些苗得精心管理,下个月就能开花。”程小红说。这名曾经的下岗女工,用一双巧手,在田野间种出一片新天地。

微信图片_2025-08-20_1136(2857486)-20250821092506.jpg

程小红正在田间打理菊花苗

程小红告诉记者,2005年她下岗了,离开了从事十多年的工作岗位,当时觉得天塌了似的,整夜整夜睡不着,但骨子里的韧劲让她告诉自己不能就此认输。“别人能行,我为啥不行?”程小红说,她把目光投向了自家15亩责任田,决定从最熟悉的土地里找出路。

创业初期,程小红选的是种植小辣椒。为了学习新技术,她经常捧着农业科技书学到深夜,然后在田里反复验证。“光是摸索辣椒烘焙温度,我就烧坏了不少辣椒。”程小红笑称,那段日子她是在泥里滚、在太阳底下晒过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程小红种植的辣椒亩均收入7200元,比种植小麦多挣几千元,成了村里有名的辣椒种植能手。

辣椒种植季节性强,不满足于“一季收”的程小红又开始寻找新的增收门路。2021年底,她外出考察时发现花卉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漯河气候好,种花卉比种辣椒更有奔头儿。”程小红说,考察回来后,她果断改种菊花。

程小红白天在田里观察花苗长势,晚上上网查阅各种与花卉种植相关的技术要领,并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实践,硬是凭着一股子钻劲,摸索出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的种植技术。

如今,程小红的菊花种植基地已形成规模,每亩年收益1万元左右。更让人佩服的是,她把自己总结的种植技术手把手教给乡亲们,基地常年雇用十余名村民务工。“跟着小红干,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不用出村还能照顾家人。”正给菊花浇水的村民王大姐乐呵呵地说。

从下岗时的迷茫无措,到如今可以带领乡邻致富,程小红用实际行动证明土地从不会辜负勤劳的人。“接下来,我还要引进新的菊花品种,不光要种得好,还要把菊花进行深加工,带动更多的乡亲家门口就业,让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程小红说。

文/图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晓晓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