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张晓向:扎根教育事业 用爱守护成长

8月16日,漯河高中几名应届毕业生相约回到母校,向陪伴他们成长的老师张晓向表达谢意。
“暑假听不到您的唠叨,还真不习惯。”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假期里的点点滴滴,话语里满是对老师的想念。谈笑间,张晓向为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送上真挚祝福,还不忘叮嘱他们:“到了新的环境要保持韧劲,继续追逐梦想,更要学会照顾自己。”简单的话语,一如他三年来的默默守护,温暖而有力量。
张晓向是漯河高中的英语教师、班主任,也是全国优秀英语辅导教师、省级名师。在他心中,班主任和英语教师这两个身份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2025年高考,张晓向带领的班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众多学生顺利考入理想的学府。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隐藏着张晓向独特的教育智慧和他对教学的极致投入。在英语教学中,张晓向从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将晦涩的知识融入生活场景——用学生熟悉的歌曲拆解句式,用热门影视剧片段讲解文化差异,甚至带着大家用英语就社会热点展开辩论,让语言学习跳出背单词、做习题的框架,变得鲜活易懂。他常说:“语言是工具,更是打开世界的窗口,要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生命力。”
作为班主任,张晓向的管理既有温度也有章法。学生们都亲切地叫他“向哥”。他会为每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里面不仅有他们的考试成绩,还记录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甚至“小烦恼”,以便有针对性地辅导、引导。他创新推行小组互助制度,让学生们结对互补,在讨论中碰撞思想、共同进步。面对学生的迷茫,他从不简单说教,而是像朋友一样分享自己的经历,用“过来人”的视角帮他们理清思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理解与尊重中找到前行的方向。一名学生说:“向哥在课堂上总能抓住我们的注意力。他的关心像春雨,浸润我们的心田。”
张晓向这份对教学的投入和对学生的关心,在高三冲刺阶段显得尤为重要。2025年春天,正当学生们为梦想奋力拼搏时,张晓向却遭受着肾结石的折磨。虽然医生多次建议他尽快手术,但看着教室里埋头苦读的学生,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复习计划不能中断,他悄悄收起了手术通知单。“孩子们的高考耽误不起。我的手术可以再等等。”张晓向这样告诉自己。
那段日子里,他忍着疼痛按时到校,备课、上课、答疑、盯早自习、查寝,样样不落。学生们只看到老师像往常一样精神饱满,却不知他要靠药物缓解疼痛。直到高考结束铃声响起,学生们走出考场后,他才走进医院接受手术。
学生们得知真相赶到医院,看着病床上虚弱的老师,忍不住哭了起来。张晓向却笑着安慰大家:“我没事。你们考得好,比什么都强。”朴实的话语里,是老师对学生最深沉的爱。
如今,送走了又一届毕业生,张晓向已将目光投向新的起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他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站在三尺讲台上迎接高一新生,用一片丹心守护更多青春梦想。正如他常说的:“给生命以时光,给时光以生命。”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晓玉
校对 冼 薇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