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顺梅:全链条服务农业生产 履职担当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农业生产一线的市人大代表,我要把履行代表职责和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多往田间跑、多听农户意见和建议,把群众的呼声带到两会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8月2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人大代表、漯河市金秋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漯河市天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漯河金秋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崔顺梅说。
崔顺梅(左)了解玉米病虫害防治情况。
“跟着顺梅种地,实惠看得见。俺买她的种子、农药和化肥价格低,粮食收购价还比市场价高,一亩地能多赚几百块钱。平时,我在她的公司打工,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邓襄镇洼张村村民姬美铃的话,道出了众多受益农户的心声。
像姬美铃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我们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从除草、打药到田间管理,全过程服务农业生产,让更多的农户掌握科学种植的方法,同时创新农业种植经营模式,带领乡亲们致富。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我心里很踏实。”崔顺梅说。
这份全链条服务农业生产的底气,源于她二十多年深耕粮种繁育和农作物种植的坚守。2003年,在亲戚的影响下,崔顺梅成立了漯河市金秋种业有限公司,一头扎进种子繁育领域。她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与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选育出了一批高产、多抗、适合机收的花生和小麦新品种。“种子是粮食的‘芯片’,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先和大企业合作,在我们的实验田试种,产量稳定后再把好品种推广给村集体和种粮大户。”崔顺梅说,她还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在粮种繁育全流程推行标准化管理,把好粮食安全的“源头关”。
受气候、地理、技术等因素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难免会出现波动,农户收益没有保障。为破解这一难题,2021年,她牵头成立了漯河金秋产业化联合体,推行“耕、管、防、收、烘、储、销”统一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农户为中心,上游链接科研院所、农资企业,下游对接深加工企业,形成了一个畅通协作的农业全产业链。“通过整合资源,联合体给农户提供价格较低的优质种子、化肥、农药等,还免费指导农业种植技术。农作物成熟后,联合体凭借规模和质量优势,对接粮食加工企业,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农作物。”崔顺梅说。
自2012年起,崔顺梅通过公司和合作社,直接带动3000多户农户参与良种繁育,年用工超2万人次,户均年增收1000元。这种多方共赢的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农户加入联合体。
“人民代表为人民。大家信得过我,我就得把责任扛起来。常跟群众打交道、受群众监督,要敢代言、善献言,维护好大家的利益,才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崔顺梅说。
凭借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的经验,崔顺梅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科研机构调研,并写出了多条事关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的建议,把更多农业方面的好声音带到两会上,促成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在日常工作及调研中,崔顺梅发现我市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牌影响力弱、特色产品缺乏竞争力、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为此,她提出《关于“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建议》,建议在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时,要结合地方发展特色,科学规划,做好品牌营销、放大品牌效应、提高农民素质、完善组织形式、促进协同合作,发挥我市农业资源和生态优势,让“一村一品”真正成为乡土特色产业品牌化、集群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快速回应。
“今后,我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民生诉求,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积极献言献策。”崔顺梅说。
文/图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玲玲
校对 张伟伟
统筹 李 鑫
审核 李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