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一线丨养豆丹 巧赚钱

“闫总,今天有捕捉豆丹的吗?我们想去看看。”“有啊,来吧。我在地里给养殖户搭防护网,给你发个位置……”9月2日下午4时许,市农业科学院首席植保专家李世民打电话联系闫永豆丹专业助农服务团队负责人后,赶往临颍县台陈镇邓庙村。记者一同前往。
拉网防止鸟雀侵袭豆丹。
“豆丹就是豆天蛾的幼虫,俗称‘大青虫’……”一路上,李世民向记者科普豆丹相关知识。过去,豆丹一度被视为害虫。但它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如今成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卖出不菲的价格。养豆丹成为我市不少农民的致富选择。仅临颍县就养殖了数千亩。家住杜曲镇西街村的闫永就是我市豆丹养殖大户之一。如今,除流转了160亩地种大豆、养豆丹外,他还成立了专业的助农服务队,为其他农户提供豆种、虫卵、技术、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种植+养殖”。
在邓庙村,记者看到七八名工作人员正在豆田里拉一张大网。“这张网能防止鸟雀侵袭豆丹。”闫永说,“由于豆丹和豆叶颜色相近,白天捕捉极易遗漏。到了夜间,紫光灯一照,豆丹就像会发光的萤火虫,清晰可见。”
晚上8时许,记者等人赶到杜曲镇申安张村的一块豆田。当时,二十多名“猎手”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一字排开,手持紫光灯,穿梭在繁茂的豆叶间捉豆丹。“今年一亩豆田可产出200多斤,亩收入在6000元以上,比只种大豆强多了。”一名村民说。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勇睿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李 鑫
审核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