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全力做好“三秋”农机化生产保障工作

9月18日,记者从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获悉,当前“三秋”生产已进入关键期,我市早谋划、精组织、强落实,聚焦强化服务、机具、应急保障,筑牢秋粮丰收防线,全力推动“三秋”生产提质增效。
强化服务保障。立足保丰收、稳生产,组建四个服务指导组,实现机手需求精准响应。组织各县区按程序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落实跨区作业机车免交车辆通行费的规定;深化跨部门联动协作,加强与交通运输、石油等部门的协同联动,“三秋”期间在全市高速路口、交通主干道设立接待服务站,为跨区作业机手指引路线、提供作业信息等,确保跨区作业安全高效有序进行;协调石油部门落实农用柴油优惠供应和保障措施,满足“三秋”农机用油需求,以服务协同凝聚生产合力。
强化机具保障。以“关键农时有机可用”为目标,启动“三秋”农机化生产“百日行动”,抓实前期生产准备,摸清全市机具底数,指导机手开展机具检查、维修和保养,协调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做好农机产品和易损零配件供应。及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机调度体系,每日研判全市作业信息和用机需求,实现机具精准调度。
强化应急保障。坚持“外引”“内调”相结合,加强与周边市农机部门的沟通协调,签订农机应急抢收抢种作业兄弟市互助合作协议,如遇极端天气,确保机具及时到位。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及早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出台“三秋”农机生产应急工作预案,依托现有的4家省级、6家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38个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316台粮食烘干机,保障极端天气条件下能够及时开展粮食应急抢收抢种,全方位保障“三秋”农机化生产。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 震
校对 张伟伟
统筹 李 鑫
审核 李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