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手机报

漯河首例!“人民调解+仲裁确认”破解知识产权调解执行难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9-24 来源:


企业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如何快速高效解决且保障权益落地?漯河市给出了创新答案。近日,漯河市知识产权快维中心成功调解的一起专利侵权纠纷,以“人民调解+仲裁确认”模式破解知识产权调解执行难题,首次为调解协议装上“强制执行安全阀”,保障权益高效落地。

时间回溯至今年8月,一起跨区域外观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经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派至漯河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处理。考虑到案件双方当事人均在外省,线下沟通不便,调委会迅速选派漯河市知识产权快维中心(以下简称“快维中心”)业务骨干担任调解员,决定通过线上方式推进调解工作。经过多轮沟通,原本对立的双方逐渐放下分歧,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调解协议,约定被请求人向专利权人支付合理费用,一场跨省知识产权纠纷得以高效化解。

“调解成功是好事,但万一对方事后反悔不履行,协议不就成了‘一纸空文’?”这是不少企业调解后的顾虑。为彻底打消担忧,在快维中心指导下,双方当事人共同向漯河仲裁委员会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仲裁确认。

漯河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后,组织专业仲裁员审查协议合法性、自愿性与可执行性,随后根据双方约定启动书面审理程序,很快依法作出《仲裁调解书》,正式赋予该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这意味着,若后续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无需再经过复杂的诉讼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在仲裁确认程序完成、双方签收《仲裁调解书》后,被申请人当即履行了调解书确定的义务,从纠纷化解到权益落地,全程高效顺畅,充分体现了该模式的实践价值。

此次案例的成功实践并非偶然,而是漯河市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缩影。近年来,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动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版权、海关等部门深化联动,建立起常态化联络会商、信息通报共享、线索双向移送等机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在此基础上,该局与漯河仲裁委员会联合成立漯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依托快维中心组建漯河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逐步构建起涵盖司法审判、刑事司法、行政执法、快速维权、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知识产权 “大保护”格局。

“‘人民调解+仲裁确认’模式,既保留了人民调解便捷、灵活、低成本的优势,又通过仲裁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力,实现了‘效率’与‘效力’的双重保障。” 漯河市快维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这一创新模式,推动其在更多知识产权纠纷类型中应用,为企业创新发展筑牢“安全网”,为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注入新动能。(刘腾云   李琰培)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