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电力十足 护航辣椒收获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10-14 来源:

寒露已过,中原大地秋意渐浓。连续阴雨天让“中国辣椒第一镇”临颍县王岗镇收获辣椒面临严峻考验。10月10日,国网临颍县供电公司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冒雨到谢庄村昶茂种植专业合作社,对电炕房的用电设施进行特巡。

“今年的天气不寻常。”合作社负责人王进才望着窗外的雨幕说,“夏天持续干旱。多亏电力保障到位,浇灌及时,辣椒长势才没受影响。这到了采收季,又遇上连阴雨天气,真让人发愁。”话锋一转,他语气又坚定起来:“好在咱有电炕房,能及时把老乡们收回的辣椒烘干,不至于让辣椒烂在地里。”

王进才与辣椒打了十多年交道,5年前租赁了10座大型烤房扩大规模,2023年正式注册成立昶茂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建成5座设备先进的大型电炕房。每炕鲜辣椒需要烘烤三四天,出产干辣椒约3000斤。该合作社烘干的辣椒以无硫、品相好等特点深受椒农认可。

“在这节骨眼上,电炕房既帮老乡解了燃眉之急,又为我们带来稳定收益。”王进才表示,“电力保障功不可没。”

在谢庄村,退役军人刘怀德是当地有名的辣椒种植能手。他流转二十多亩地种植小辣椒,每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今年夏天干旱,我给辣椒浇了二十多遍水。电力真给力!”刘怀德说,“没想到收辣椒时遇上阴雨天,只能趁雨歇抢收,就地拣选并送进电炕房。成本虽然高了,但是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作为豫中南地区最大的小辣椒产销集散地,王岗镇带动周边乡镇形成约44万亩的辣椒种植规模,种植三樱椒、子弹头等十余个品种,年产量达13.7万吨。在这里,辣椒产业已形成完整链条:有13家精深加工企业、300多家初加工企业集聚,生产加工的辣椒酱、辣椒段走上百姓餐桌,提取的辣椒红素远销欧美。

辣椒产业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支撑。从育苗、移栽到采收、加工,电始终是关键要素。今年入秋以来的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导致正值采收期的辣椒霉变。因此,烘干设备要24小时连续运转。数万吨辣椒的品质保障,完全依赖于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面对严峻形势,国网临颍县供电公司提前部署,运检、营销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安排网格经理为各加工点提供“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工作人员放弃国庆、中秋假期休息机会,坚守岗位,开辟用电报装绿色通道,加班加点完成230余户辣椒炕房的新增用电业务。

各基层供电所综合利用红外测温、超声波检测、“人工+无人机”协同巡检等手段,全面排查设备隐患,确保烘干仓、筛选机等关键设备稳定运行。

当一堆堆红辣椒与一身身蓝工装在电炕房前相遇时,机器的轰鸣声成为阴雨中最动人的保收协奏曲。电力可靠护航,让这片土地上的“红火”产业在风雨中依然保持着蓬勃生机。

文字 俎兆杰

校对 许璐瑶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李   胜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