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田间地头解民忧 产业链上践初心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10-15 来源:

“郭代表,最近连续阴雨,俺家洋葱苗长得又弱又小,这可咋办?”10月12日,在临颍县皇帝庙乡特色农业产业代表联络站(以下简称联络站)里,吴集村农户吴向离满脸焦急地问。驻站人大代表郭建成详细询问苗情后,当即给出了解决方案:“苗小苗弱要立即壮苗,但不能用激素类的肥,不然后期抗逆性会差,影响收成。”

这样“农户有呼、代表有应”的场景,在这个联络站已成日常。近年来,在皇帝庙乡党委和乡人大主席团的大力支持下,联络站聚焦本地大蒜、洋葱、马铃薯等特色农业产业,以“服务产业、链接代表、惠及群众”为核心,辐射全乡19个行政村,构建“代表在产业链上履职、服务在田间地头落地”的工作格局,让联络站成为名副其实的“助农枢纽”。

走进设在河南百亩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联络站,农情议事角、产品展销窗口、助农履职长廊、技术培训室、产业研学基地等功能区一目了然:产品展销窗口里摆放着大蒜、洋葱等特色产品,展示着“临颍大蒜”地理标志产品、耐储运洋葱新品种等成果;助农履职长廊上,图文并茂地记录着“利皇”牌大蒜品种培育、间作套种技术推广等典型案例,也见证着代表履职成果与产业发展历程。“每周三,代表在农情议事角轮值坐班接待农户,收集群众关于灌溉、种植、销路等诉求。”该联络站站长郭建成说,农户诉求会被梳理成“问题清单”,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直接解决,不好解决的问题则予以登记,由代表牵头限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同时,联络站每季度聚焦1个产业难题召开议事会。另外,联络站还根据农户诉求,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市场能手等在技术培训室开展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让农户从“凭经验种地”转向“靠技术增收”。

“不管是播种还是收秋,遇到难题来联络站,准能找到解决办法。”农户马占营的话,道出了当地农户的心声。在联络站内,张贴着12名驻站代表的详细信息。联络站依托5个管理区副站长进行包联,精选6名人大代表组成农业服务专班,帮助农户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堵点;推行“代表接访+田间走访”双轨并行服务机制,要求代表每周至少用1天时间走进蒜农储存棚、洋葱收购点、大葱种植地等,收集农户诉求,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难题。今年以来,已为农户解决种植、储存、销路等难题16个。

为了带动农户增收,联络站充分发挥代表活动平台优势,在全乡推广“洋葱—南瓜—西兰花”间作套种及大蒜“气生磷茎”、马铃薯气雾培繁育等新技术,构建从技术培训到保底价收购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带动附近300名村民就近就业。为解决大蒜、洋葱储存难题,推动建成800吨容量冷库一座,另一座1000吨容量冷库也在建设中;了解到薯农面临“种植品种退化、产量不稳”的问题后,代表们积极协调,引进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使亩产、商品率、售价同步提升。

采访中,提及联络站的作用,农户们有说不完的话。“过去,我们村里的路和地里的生产路都是土路,下雨时出行不便。我们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联络站。经过代表们的努力,这些道路很快都被硬化了。”“联络站经常邀请农业专家来讲课,内容丰富且实用。还邀请专业人士来教我们如何使用无人机打药。”……

“我们将持续深化特色联络站建设,推动更多科技、人才、技术、资源向乡村汇聚,助力人大代表更好服务群众,努力打造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的‘皇帝庙样板’,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添砖加瓦。”皇帝庙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刘思远说。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玲玲

校对 曹   华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   胜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