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政协建议——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目前,舞阳县新材料产业仍存在集聚规模较小、人才技术缺乏、招商引资落地难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舞阳县政协提出了具体建议。
扩大集聚规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园区载体建设。高标准规划氟硅新材料产业片区,加大土地、基础设施等要素保障,划定产业专属用地,建设标准化厂房,降低企业入驻成本。精准招引补链项目。围绕氟硅新材料,靶向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龙头企业和配套项目。培育集群协作生态。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作、技术共享等方式,带动中小配套企业发展,建立“龙头+配套”产业联盟,争取每年组织开展3次以上产业链对接活动,促进企业间分工协作。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政策。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保障,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舞阳县创新创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给予资金资助。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新材料产业人才交流活动,加强人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人才信息库,及时掌握人才动态,为企业用人提供服务。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组建专业招商队伍。从高校、企业选聘熟悉新材料产业的专业人才,组建专项招商团队,开展产业知识培训,提升项目研判和谈判能力。优化项目落地流程。建立“一站式”项目服务专班,推行土地、环评等审批事项并联办理办法,将项目落地周期压缩至3个月内,对重点项目实行“拿地即开工”。创新招商方式。通过“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依托现有企业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设立新材料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
促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梳理产业链图谱,精准补短板。围绕舞阳县氟硅新材料产业,绘制涵盖原材料供应、核心生产、终端应用的产业链全景图,明确关键缺失环节,列出“缺链清单”,针对性开展招商。推动上下游联动,强化协同配套。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整合本地中小配套企业资源,建立“原料供应—加工制造—产品应用”合作链条,做强盐卤—氯气—氟橡胶、氟树脂,盐卤—氯气—改性硅油、硅橡胶材料,盐卤—氯气—氟氯精细化学品等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加快向精细化工产品延伸。拓展应用场景,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企业从单一材料生产向“材料+制品+服务”转型,联合应用领域企业共建应用示范基地,推动新材料规模化应用,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文博
校对 冼 薇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谭艺君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