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我市四维联动 探索普惠托育服务新路径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10-29 来源:

作为首批入选省级“托幼一体化”改革试点城市,今年以来,我市锚定“幼有所托、幼有善育”发展定位,聚焦缓解群众“入托难”问题、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增强群众“托得好”信心三大目标,聚力打造普惠托育服务“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的特色示范体系,积累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我市现有托育服务机构170家,建设托位11438个(每千人托位数4.9个),托位建设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创新实施幼儿园经营范围变更联审联批机制,推动133家幼儿园完成经营范围变更;持续优化托育服务,托幼一体机构占比超过八成,社区嵌入式、单位福利式等多元供给格局初步形成;“15分钟托育服务圈”在城市中心区域初具雏形;依托市妇幼保健院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培训中心,累计培训1.2万余人次,涌现出一批省级技术能手;相关改革经验入选省改革红榜,为整体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高位擘画,构建托育服务“四梁八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重大项目工作会议上部署,专题调研托育服务工作,召开部门协调会,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托幼一体化工作从“部门事务”升级为“党政工程”。出台了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相关文件,联合多部门为19家备案托育机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机构平均每年可减免相关费用1.5万元。印发《漯河市支持托幼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从顶层设计破除机制障碍。高标准谋划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努力将其打造成集托育服务、行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十四五”以来成功落地8个托育建设项目,总投资4155万元,有效扩大了普惠托位供给,解决了群众“托育难”问题。

协同联动,激活托幼资源“一池春水”。联合教育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强力推动133家幼儿园完成经营范围变更,其中35家公办幼儿园中28家变更经营范围,可提供托位1145个,为托幼一体化发展树立了标杆。率先在召陵区区直3所公办幼儿园开展试点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在市直公办幼儿园全面铺开,各县区(功能区)明确至少1所公办幼儿园开展托育试点建设”纳入漯河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印发幼儿园经营范围变更联审联批流程图,明确部门职责,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间,实现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严管厚爱,织密安全保障“责任网”。推动全市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备案登记全覆盖,细化各部门在托育服务监管中的职责,建立健全监管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形成监管合力。依托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管理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托育机构的人员资质、服务质量等实时监管、动态评估。定期公布备案托育机构监管信息,对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和处罚。增加检查频次,对托育机构实施“消防+食品+卫生”三证联合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构坚决整顿。

多维宣传,营造科学育儿浓厚氛围。连续2年在全省率先启动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累计举办公益讲座40场,开展宣传活动35场。打造一批以“一辉托育”“英博树”为代表的本土托育品牌,实现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围绕普惠托育服务政策解读、科学育儿知识等内容,开展全方位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普及科学养育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育儿观。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全方位展示托育机构风采。累计开展大型活动60场、制作宣传片26期,发放托育服务需求调查问卷1万余份,举办科普讲座1100余场次。

文字 安 琦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