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一五老厂房如何换新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所属工业建筑群等核心物项成功入选,是我省本批次唯一入选单位。消息传来,这个历经70余年风雨的军需企业再次唤起人们记忆深处的一些往事。
获得国家级荣誉是对遗产项目历史底蕴、社会影响与艺术价值的肯定。如何通过保护利用让这一工业遗产换新颜,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风景独特的三五一五工厂
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三五一五工厂。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根据新中国国防建设需要、抗美援朝需要及地理环境条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后勤部决定在漯河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制革制鞋工厂。
今年87岁的王守政是三五一五工厂的退休员工。他于1959年进入工厂从事宣传工作。如今,王守政依然住在三五一五工厂家属院,经常到厂区看看这些“老伙计”。得知三五一五老厂区被列入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王守政兴奋不已。
“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我闭着眼都能找到。”王守政说,三五一五工厂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总占地面积约500亩,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我曾经到全国多家军需企业参观交流,发现具备三五一五工厂这样规模和条件的企业并不多见。很多老企业拆迁重建,历史的痕迹被逐渐抹去。”王守政说,三五一五工厂的老厂房见证了我国工业发展的辉煌历史,是一笔无形的财富,需要好好保护。
成为“国家级”后该如何发展
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工业建筑群不仅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工业建筑群,还是军队后勤系统目前保留较为完整、年代较久远的历史建筑群。多年来,公司一直在挖掘其红色内涵与工业底蕴,让这份工业遗产既留住城市记忆,又持续释放文化与经济动能,逐步打造成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
2021年,根据集团部署,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携手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对制革工房进行保护性开发与利用,将其改造为现代化的际华皮革皮鞋研究院,并于2023年5月投入使用。改造后的老厂房将老式建筑风格与现代功能需求完美融合,成为职业鞋靴研发融合创新驱动的核心枢纽、前沿阵地、示范窗口,实现了从工业厂房到创新高地的华丽转身,每年吸引大批来自企业、院校的人员和政府团体前来参观学习,为研究国家工业遗产历史、弘扬军需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贡献了力量。此次改造不仅被湖南大学研究院当作典型案例收录教材,还荣获美国MUSE建筑金奖。
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三五一五工业建筑群先后被授予漯河市“历史建筑”、河南省“工业遗产”等称号。三五一五工业建筑被评为国家工业遗产再次为其保护利用带来了契机。公司正在谋划打造属于漯河的工业文化特色文旅项目。
记者了解到,国内不少地区的工业遗产借力文化旅游被激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如何开发利用?如何让这些工业遗产资源更好地“活”在当下、“传”至未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彭芳认为,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记忆,在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建筑美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是弘扬城市精神、彰显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亟待考虑的话题。
“近年来,工业游不断升温,不少城市对工业遗产进行开发利用,使其成为市民就近出游的胜地。注重科普与互动体验的工业旅游被家长视为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优选。”彭芳说,多地的成功实践证明,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不仅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工业兴起,还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强化广大群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工业旅游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政府、企业凝聚合力,在进行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开发时考虑周全,并在保持原有工业遗产优势的同时找到合适的方向,拓展其发展空间。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 光
通讯员 万洪勇
校对 曹 华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