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手机报

漯河市三院(市妇幼保健院):她们穿上病号服当患者 破解 “监护仪焦虑”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11-12 来源:


5664e696cf9701e18fff0cfd7f2986f7.png

以前看到监护仪上的数字跳来跳去,心里总发慌,听到报警声更是紧张得睡不着。现在护士姑娘们会仔细跟我讲这些数字代表什么,为什么会报警,我心里踏实多了,听到警报也不慌了!” 在市三院(市妇幼保健院)外科病房,一位住院大爷脸上满是欣慰,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病房护理服务的暖心转变。 

曾几何时,像大爷这样因看不懂监护仪而焦虑的患者不在少数。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突然响起的报警声,对患者而言,不是安心的保障,反而是未知的恐惧。护士们虽日复一日进行护理操作,却未曾真正察觉,这些习以为常的仪器和流程,竟给患者带来了如此大的心理负担。 

为了打破这种 “看不见的隔阂”,外科病房的护理团队发起了一场 “共情体验活动”—— 白衣天使们暂时放下工作,穿上病号服躺上病床,亲身体验患者要承受的一切。当导联线缠绕身体、血压袖带反复勒紧手臂、血氧探头夹得指尖发麻,她们才真切感受到患者的无助;当监护仪报警声不断响起,她们也和患者一样,心里揪得发紧。“原来 5 床阿姨总盯着监护仪发呆,是因为这份不安啊!” 体验后的护士们恍然大悟,也深刻意识到护理工作中 “沟通” 与 “理解” 的重要性。

找准问题症结,改进便有的放矢。护理团队立刻针对 “患者对监护仪不了解” 这一核心痛点,推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如今,每当患者用上监护仪,护士都会主动上前,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大爷您看,这个数字是心率,您现在的数值很稳定”“要是报警声响起,可能是您翻身碰到导联线了,我们检查一下就好,不用紧张”。不仅如此,护士还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个性化调整监护仪报警阈值,减少不必要的警报干扰;每次测量完血压,都会及时取下袖带,每小时更换一次指脉氧夹位置,让患者在安心的同时,更添舒适。

这些细微的改变,很快换来了患者的认可。就像那位大爷说的,现在听到报警声,他不再心慌,因为他知道护士会及时解释原因;看到跳动的数字,他也不再迷茫,因为护士早已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他能听懂的 “家常话”。除了大爷,病房里越来越多的患者都感受到了这份变化 —— 皮肤不适少了、活动更自由了、焦虑感减轻了,大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节节攀升。  

“让患者从‘心慌’到‘踏实’,看似只是一句话的转变,背后却是护理理念的升级。” 外科病房的护士长说。未来,她们会继续以患者的感受为出发点,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让更多像大爷这样的患者,在住院期间都能感受到安心与温暖,真正实现 “以患者为中心” 的优质护理承诺。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