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评 | 最好的家风传承

■应诗雨
11月12日,一名大学生捐出奖学金资助家乡小学的消息,温暖了初冬的乡村校园。在简单的善举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名学子的感恩反哺,还是一场跨越代际的爱心接力、一次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家风传承。
这场接力的起点是母亲的言传身教。王梦绮坦言,母亲是她公益路上的榜样。从疫情期间向社区捐赠物资,到高考期间为考生提供暖心服务,母亲的善行如同涓涓细流,早已在她心中汇聚成道德的江河。当王梦绮获得奖学金后,选择将部分奖学金回馈给家乡的教育事业。这一刻,奖学金超越了物质属性,升华为一种象征——既是个人努力的成果,也承载着家庭教诲与社会关爱。她的选择是对母亲善念的继承,也是一种“爱的增值”。她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不是简单的捐赠行为,而是如何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
当奉献成为一种自觉,当爱与责任在代际间稳稳传递,社会变得更有温度。这份由母亲开启、由女儿接力的温情,正是驱动社会向善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