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文字里永驻

■郎新华
书柜的角落里放着一个精巧的带锁小木盒,朱红色的油漆有些斑驳。这个物件可有些年头了,依稀记得是姑姑的陪嫁。上小学时,去姑姑家,很喜欢这个小木盒,姑姑便送给我。这个小木盒陪伴我有30多年了。
其实我也记不清里面放了些什么,应该是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珍爱之物吧!
每到换季整理衣柜时,女儿喜欢待在我身边,跟着翻箱倒柜,看有没有忘在柜子里的宝贝。书柜角落里的小木盒对她的吸引力最大。女儿每次打开,我都叮嘱她要物归原处。
小木盒里有一本泛黄的日记本,是我上初二时写的日记。日记本扉页上写着:“生活是一个海,这必定会激起许多晶莹透明的浪花,我把它记录在日记里,作为永久的回忆。1991年9月10日。”日记本里,我用稚嫩的笔触,书写着豆蔻年华的纯真和梦想。长长短短的句子里,记录着家的温暖、成长的烦恼。
女儿每次翻看都读得津津有味,她一会儿眉头深锁,一会儿唉声叹气,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拉着我问个不停:“妈妈,那时候的生活真有趣。家里养的大公鸡还会看家?秋收也有假期?”
“今天是星期日。每个周末我都会打扫屋子。早上,我一起来就头痛、喉咙痛。唉!我又感冒了,妈妈让我休息。我想,妈妈每天忙里忙外,这几天还在打工,够辛苦了。我的衣服又换下了几件,不能还让妈妈洗。想到这儿,我趁妈妈去干活时,强打精神,把我和弟弟的衣服洗了洗。能为妈妈分忧,我特别开心。”女儿看到这篇日记对我说:“妈妈,我能想到那天的画面,勤劳的姥姥,还有懂事的你。”
“妈妈那时候和你一样大,总觉得岁月漫长,妈妈会永远陪伴我。可到今天……”我的声音有些哽咽,女儿抱紧了我。
装满小木盒的几十封信也是女儿眼里的稀罕物,每次翻看都兴致盎然。上面的邮票、邮戳,遥远的年份,对她来说都是有趣的。她询问我关于寄信人的故事。我给她讲述,说着说着,思绪翩然,似乎又回到了16岁那年的夏天。
现在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小学时钟爱的发夹,上学路上做的油菜花标本,初中时写的日记,好朋友给我留的小纸条,和知心朋友来往的信件都被我小心存放着,静静待在书房角落的小柜子里。我把它们视作对岁月的告白,记忆也许会模糊,而日记和信件里的一字一句会告诉你,豆蔻年华就在那里,年轻的父亲、母亲就在那里。这些岁月深处的似锦繁花,经过光阴的滋养,依然香气四溢、芬芳如昨。它提醒我,生命中走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被记录、被珍藏。如此才不惧怕记忆的流失、来路的渐行渐远。
“妈妈,你把这些日记、书信、留言条保存下来真好,看到这些文字,我才真的相信曾经豆蔻年华的妈妈也为学习和琐事烦恼过。”我拥紧了女儿,好像拥住了全世界。
年华如水而逝,那美好的过往在文字里依旧如昨。岁月带走了一个个闪亮的日子,那些风里裹着花香、眼里满是光彩的青春就这样隐匿在泛黄的日记本里、情深意长的信笺里、三言两语却生动鲜活的小纸条里。
去爱,去记录吧!任时光荏苒,在字里行间,重现的昨日,仍美丽如初春的清晨。
校对 许璐瑶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