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朱丹丹:探索教育创新 护航学生成长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2-18 来源:

2月13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湖学校101班洋溢着欢声笑语。朱丹丹老师精心准备的“新年红包”让学生兴奋不已。大家迫不及待地打开“新年红包”,热情瞬间被“把图书角的书带回家一天”“自由选择一次座位”“万能心愿卡”等有趣的奖励点燃。这别出心裁的课堂开场是朱丹丹日常教学的生动写照。她总是用独特的方式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朱丹丹是中小学高级教师。初登讲台时,朱丹丹满腔热忱,认真负责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所教学生成绩突出。2011年5月20日,朱丹丹前往焦作参加第三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活动。这是她从教11年来首次参加外出培训活动。活动期间,十位最具成长力教师的经历与感悟让她深刻领悟语文教学的深层内涵。她说:“我要和他们一样,从阅读和写作入手,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朱丹丹在关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同时,一刻也未放松对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绝不能只有一桶水,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朱丹丹通过进修获得本科学位,并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各类教育书籍。《教育漫话》《民主主义与教育》等经典著作摆满了她的书架,为她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朱丹丹将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融入教学。在她的课堂上,绘本阅读、主题阅读、亲子阅读、师生共读、整本书阅读、读书分享会等活动精彩纷呈。她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生活,引导他们模仿名家名篇创作现代诗。在朱丹丹的悉心鼓励与耐心指导下,不少学生的文章在校刊、报纸上发表。一颗颗热爱阅读与写作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朱丹丹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爱与守护。有一次,她发现学生倩倩(化名)因家庭压力和同学间的矛盾出现情绪异常。朱丹丹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与其家长及涉事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认识到不合理要求的危害性,让涉事学生诚恳致歉。随后,她在班里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生命教育活动,通过故事分享、电影赏析、话题讨论、挫折模拟、生命愿望规划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课余时间,朱丹丹多次与倩倩谈心,鼓励她勇敢拥抱未来。不久后,倩倩写的《请永远保持对世界的热爱》经朱丹丹推荐发表在《东方今报》。在朱丹丹的鼓励下,倩倩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朱丹丹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将AI等新技术融入教学。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时,她运用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陆游生平”“拓展诗歌”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极大地拓展了课堂的宽度与深度。这堂课凭借创新的教学方法与良好的教学效果荣获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多年来,朱丹丹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不懈的努力收获了诸多荣誉。她获得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和“河南省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累计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100多篇,并在江苏、山西、陕西、湖北、河南等地举办讲座数十场,深受同行好评。

今年,朱丹丹加入了晓巍名师工作室。于她而言,这是又一次成长的契机。她感慨地说:“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将拥抱每一次成长的机会,不断提升自我。”


漯河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   赢

校对 刘亚杰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