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巧施“美人计”诱捕美国白蛾

★漯河市掀起爱国卫生月活动热潮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导读〓
【封面新闻】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巧施“美人计”诱捕美国白蛾
【漯河医专】漯河医专领导深入公共卫生与健康营养学院调研座谈
【卫生健康】漯河市掀起爱国卫生月活动热潮
【关注】生态环境部:六大行业涉新污染物项目将进行环评管控
○中央网信办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
【财经】国家邮政局:3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166.6亿件 同比增20.3%
【社会】廖某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一审开庭
【文化】国家博物馆:4月22日起预约账号需实名认证
【体育】新版孙颖莎出炉 女乒又一13岁天才崛起夺冠
【提醒】这样吃药等于咽下“刀片” 医生:这些坏习惯很多人都有
【健身】运动效果不佳?运动前后这些事你可能忽略了
【食疗】虫草银杏叶茶益肾滋阴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封面新闻】
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巧施“美人计”诱捕美国白蛾
-------------
为有效遏制外来入侵物种美国白蛾的危害,4月15日,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在辖区内主次干道、公园游园等区域悬挂美国白蛾性诱捕器,用“生物诱杀+科学监测”的绿色防控手段,为漯河的绿树繁花撑起“安全网”。
作为国际公认的“植物杀手”,美国白蛾食性极杂、繁殖力惊人,能危害300余种树木花卉,从行道树法桐、杨树到景观植物樱花、月季,都是其“盘中餐”。幼虫期的它们会结成白色网幕,疯狂啃食叶片,严重时3—4天就能让树木“秃头”,影响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枯萎死亡。
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在嵩山路、黄河路、金山路等区域悬挂100余套诱捕器,构建起网格化监测网络。这些诱捕器,是为美国白蛾雄蛾量身定制的“美人计”,通过释放类似雌蛾的特殊气味,吸引雄蛾“自投罗网”,从而切断害虫交配链条,从源头减少下一代虫口数量。
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温馨提醒广大市民:诱捕器仅针对美国白蛾精准诱杀。我们会安排专人定期巡查设备,记录诱虫数量,并及时清理虫体。请大家不要随意触碰、拆卸或破坏这些设备。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守护漯河的每一片绿色。(李研 宋陟睿)
【漯河医专】
漯河医专领导深入公共卫生与健康营养学院调研座谈
-------------
4月11日下午,漯河医专校长张祎捷深入公共卫生与健康营养学院走访调研。副校长马永超主持调研座谈会。
座谈会上,公共卫生与健康营养学院分别汇报了学院党建、学管、教科研、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等工作开展情况。随后,学院教师代表们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际,围绕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一一进行了发言。
在认真听取汇报和发言后,张祎捷充分肯定了公共卫生与健康营养学院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她指出,公共卫生与健康营养学院的发展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学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针对学院提出的困难和需求,张祎捷现场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和协调,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公共卫生与健康营养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落实学校领导的要求和指示精神,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努力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卫生健康】
漯河市掀起爱国卫生月活动热潮
-------------
2025年4月,漯河市以“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为主题,掀起第3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热潮。市卫生健康委统筹疾控、医疗、社区等多方力量,通过健康科普“接地气”、惠民服务“零距离”、特色品牌“亮新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从“政府主导”向“全民行动”升级,为健康漯河建设注入新动能。
市疾控中心组建专家团,以“健康脱口秀”形式讲解“吃动平衡”,用“一碗饭的热量”“一万步的消耗”等生活化案例,让群众轻松掌握科学减重技巧。
漯河医专二附院(市骨科医院)营养科推出“厨房里的健康密码”互动课堂,现场演示低盐低脂食谱制作,吸引百余名群众动手体验。
市六院引入“人体成分分析仪”,3分钟生成体质报告,为群众量身定制营养方案。市民张女士感叹:“原来减肥不能光饿肚子,数据指导更科学!”
在心理健康服务区,精神压力分析仪通过心率变异性检测,为群众开出“心理减压处方”,累计服务120人次。
截至目前,已发放《家庭健康手册》《“三减三健”行动指南》等资料800余份,通过赠限盐勺、控油瓶等健康工具,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专家讲”到“群众动”,从“治疾病”到“促健康”,漯河市爱国卫生月活动不仅是一场健康行动,更是一次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张云昊)
【关注】
生态环境部:六大行业涉新污染物项目将进行环评管控
-------------
生态环境部今天发布了《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六大行业涉及新污染物的项目做出了限制。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今后石化、涂料、纺织印染、橡胶、农药、医药等重点行业的建设项目,如果涉及《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中明确的14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以及《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中的化学物质,将需要开展新污染物评价。其中凡是涉及禁止生产、加工使用的新污染物建设项目,将面临“一票否决”,不予审批。
新污染物指的是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持久性、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央网信办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
-------------
中央网信办4月15日宣布,自当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从严打击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中新网)
【财经】
国家邮政局:3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166.6亿件 同比增20.3%
-------------
据国家邮政局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82.7亿件,同比增长18.1%。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166.6亿件,同比增长20.3%。3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525.2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46.0亿元,同比增长10.4%。(中新网)
【社会】
廖某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一审开庭
-------------
据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4月15日,江西省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廖某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一案。
景德镇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24年10月2日,被告人廖某宇在驾驶过程中于车内与他人发生口角,在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江大道加速至129km/h行驶,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导致三人死亡,应当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证据,被告人廖某宇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各方及诉讼代理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廖某宇进行了最后陈述。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中新网)
【文化】
国家博物馆:4月22日起预约账号需实名认证
-------------
据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保障观众预约权益、提升服务品质,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于2025年4月22日起施行预约账号实名认证预约制度,观众可通过注册手机号并提供身份证件信息,借助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或微信认证方式完成实名认证。2025年4月22日至5月5日为试行阶段,将启用实名认证功能,试行阶段未完成认证的账号仍可预约参观,为避免影响后续预约,请提前完成认证;自2025年5月6日起正式施行实名预约制,届时仅通过实名认证的账号可预约参观,未认证账号需完成实名核验后方可进行预约操作。(中新网)
【体育】
新版孙颖莎出炉 女乒又一13岁天才崛起夺冠
-------------
中国女乒人才济济,拥有雄厚的后备力量。孙颖莎、王曼昱等人正在征战乒乓球世界杯比赛,而WTT青少年球星挑战赛梅茨站落下帷幕。13岁的中国女乒超级新星祝启慧夺得了U15女单和混双两项冠军。祝启慧被誉为新版孙颖莎。她和孙颖莎一样留着短发,带着婴儿肥,很可爱很萌,神似刚出道时的莎莎。
祝启慧以小打大,已经多次在WTT青少年级别的比赛中夺得女单冠军了,她成为中国女乒又一位超级天才少女。(网易)
【提醒】
这样吃药等于咽下“刀片” 医生:这些坏习惯很多人都有
-------------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吃药时随便喝口水就吞下去。不过,如果喝水方法不正确,治病的良药也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
前不久,宁波35岁的张先生因咽喉不适自行服用了多西环素肠溶胶囊,他在服药时只喝了一小口水便匆匆躺下睡觉。
次日一早,他便出现了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紧急就医后,医生通过胃镜发现他的食管黏膜布满溃疡,经分析这正是药物长期滞留食管导致的“药物性食管溃疡”。
>>药物为何会损伤食管?
当饮水量不足时,药物可能黏附在食管壁上。以多西环素为例,这种抗生素本身具有刺激性,若滞留时间过长就会开始腐蚀黏膜。平躺姿势更会延缓药物通过食管的时间,导致黏膜反复受损,最终形成溃疡。
>>哪些药物会引发“药物性食管溃疡”?
除了张先生服用的多西环素之外,抗生素类(四环素等)、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也可能引起食管损伤和溃疡。所以,服用这些药物时需严格遵守医嘱。
>>服药坏习惯,你占了几条
饮水量不足:仅用一口水送服,导致药物滞留食管。
干吞药物:不用水送服,药物直接黏附食管黏膜。
错误姿势:服药后立即平躺或弯腰,延缓药物通过食管的时间。
多种药物同时吞服:药片堆积在食管,延长接触时间。
用饮料送药:果汁、牛奶、茶、咖啡等可能改变药物性质或加重刺激。
服药后立即运动:身体晃动可能导致药物卡在食管褶皱中。
忽略服药时间:未按医嘱空腹或餐后服用,影响药物溶解速度。
忽视剂型:掰开肠溶片或咀嚼缓释胶囊,破坏药物保护层,增加药物刺激性。
>>如何避免药物性食管溃疡?牢记科学服药“三要诀”
喝够水:200毫升是“保命线”。充足的水(建议200-300毫升温水)能形成“水流滑梯”,帮助药物快速通过食管进入胃部,避免滞留。水温以40℃左右为宜,避免过烫或冰水刺激黏膜。
胶囊类药物(如多西环素),因外壳遇水易变黏,需250毫升以上水送服。
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需空腹服用并用300毫升以上水,服药后30分钟内禁止平躺或进食。
保持直立:30分钟是“黄金时间”。服药后保持坐直或站立至少30分钟,利用重力加速药物通过食管,避免因平躺或弯腰导致药物回流滞留。
此外,睡前服药需提前1小时完成,确保药物完全进入胃部;行动不便者可用枕头垫高上半身至45度角,减少风险。
【健身】
运动效果不佳?运动前后这些事你可能忽略了
-------------
大家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此时万物生长、春意盎然,正是亲近大自然的好时机。踏春虽好,大家该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呢?
>>运动前需要注意什么
热身运动不仅可以提升肌肉温度,还能提高运动者的专注度,减少运动损伤。大家在运动前应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如踝关节画圈、摆腿、行进间弓步转体、侧向跨步摸地、原地快速踏步、高抬腿踏步等。这些动作可帮助身体从静止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热身要有针对性,比如,在进行上肢力量练习前,要着重激活上肢肌群。
>>运动时应该如何补水
运动时补水的作用包括调节体温、维持电解质平衡、保持肌肉功能、防止脱水等。应少量多次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老年人可以在运动前,喝300~500毫升水,帮助身体提前储备水分;在运动过程中,每15~20分钟补水100~150毫升,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如果活动强度较大或天气炎热,可适当增加饮水量;运动结束后,根据出汗情况补充500~1000毫升水,帮助身体恢复。在运动结束后,切忌单次大量饮水,以免引发水中毒。
饮用水以15摄氏度为宜,避免过冷过热。水温过低会刺激胃肠道,水温过高不利于快速补水。
>>运动后如何快速恢复
想让身体快速恢复,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放松身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处于收缩状态,锻炼结束后及时进行牵拉,能够帮助肌肉恢复到自然长度,缓解紧张状态,就像用梳子梳理头发一样,可以把“打结”的肌肉“梳顺”。放松的方式因锻炼部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应根据所参与的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拉伸动作。比如,跑步后要拉伸小腿的腓肠肌、大腿的股四头肌等。每次拉伸保持15~30秒,以免时间过短达不到良好的放松效果。
2.补充营养。运动结束后,合理进食有助于身体恢复。很多人运动后会奖励自己吃一顿大餐,这会使健身效果大打折扣。大家在运动后,可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如主食类),搭配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豆制品等),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营养的均衡摄入。
3.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恢复,增强免疫力,对体能储备与整体健康都有积极意义。因此,大家运动后要充分休息,特别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食疗】
虫草银杏叶茶益肾滋阴
-------------
材料:虫草粉10克,银杏叶15克。
做法:将银杏叶洗净,晒干或者烘干,研成粗粉,与虫草粉充分混合,一分为二,装入棉纸袋中,封口挂线,备用。每次取1袋,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频频饮服,一般每袋可连续冲泡3至5次。
功效:此茶可以益肾滋阴,化痰定喘,降脂养心。此茶适用于脂肪肝人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mcw0395。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漯河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LH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lh至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704”至106592066。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黄福祥
编委:包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