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漯河:持续擦亮中国食品名城金字招牌/示范区:“三强化”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市中心医院“豫健护理到家”再升级 四项中医特色护理暖心上线
2025年6月11日 星期三
农历乙巳年五月十六
【天气】
今日全市晴,气温21℃~35℃
明日全市晴,气温22℃~36℃
〓导读〓
【漯河要闻】黄钫主持召开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复盘总结会
【时政速递】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54次主任(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封面新闻】示范区:“三强化”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卫生健康】市委卫健工委扎实开展6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医院动态】市中心医院“豫健护理到家”再升级 四项中医特色护理暖心上线
○市心血管病医院夏令营特训班开班 6-18岁可报名
【专家科普】市中医院杨磊:夏季高温养生这样做
【关注】直播电商监管办法拟出台 向社会征求意见
【教育】教育部:推动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财经】铁拳出击!26省区市同步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社会】“广西整座山轰然倒塌”?不实!
【支招】“后高考时期” 如何应对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漯河要闻】
总结成绩固化成果 直面问题整改提升
持续擦亮中国食品名城金字招牌
黄钫主持召开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复盘总结会
-------------
6月10日,市长黄钫主持召开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复盘总结会,找问题、查不足、梳理遗憾清单,力求打一仗进一步,提前谋划筹备明年食博会,推动办会办展水平持续提升。副市长周剑参加。
黄钫指出,第二十二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亮点纷呈、成果丰硕。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顺畅高效的工作机制,各级各单位的团结协作,用心用情的服务接待以及扎实托底的安全保障。要认真梳理总结,凝练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为筹办下届食博会打下坚实基础。要直面筹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细化完善遗憾清单,针对性制订解决措施,确保一年比一年办得好、一届比一届水平高。要加强跟踪对接,积极做好客商回访,全面摸排招商线索,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不断巩固扩大成果。
黄钫强调,要提前筹备下一届食博会,对标国内国际一流展会,拉高标杆、提升标准,广泛宣传造势、持续扩大影响,努力使下一届食博会办得更加精彩出彩。要及早部署食博会招商邀展,锚定“11+ 8”产业链缺失门类、知名电商平台和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压实责任、分解任务,针对性开展对接拜访活动,切实提高招商邀展的精准度。要坚持专业化办展方向,精心凝练主题、策划活动,搭建更加精准、更接地气的对接平台,更好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用好食博会这一平台,发展会展经济、赛事经济、文旅经济和旅游度假经济,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军)
【时政速递】
●6月10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54次主任(党组)扩大会议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思杰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耀军,副主任赵耀嵩、王彦民、李乾、王凯杰和秘书长张炜出席会议。一级巡视员周学功、徐汇川列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李思杰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努力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代表建议、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五五”规划编制中去,科学谋划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制定出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切合漯河实际的高质量规划,齐心协力把“十五五”规划编制好,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新局面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勇力)
●6月10日,副市长周剑带队暗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周剑强调,要紧盯突出问题,举一反三,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抓好问题整改。要强化责任意识,坚决扛起责任,压紧压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要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要强化工作举措,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严格落实管用措施,着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应诗雨)
●6月10日上午,副市长王继周带队暗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王继周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恶臭污染、扬尘治理等问题,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加大治理投入,优化处理工艺,切实消除恶臭气体,为周边村民营造舒心的生活环境。要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工作举措,加大执法力度,因地制宜制订管控措施,从严从细从实抓好问题整改,做到“靶向治污”。要建立长效机制,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肖)
★详细报道请关注今日《漯河日报》
【封面新闻】
示范区:“三强化”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
今年以来,示范区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以“三强化”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安全事故,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强化摸底排查,夯实监管基础。开展“清底行动”,应急、工信、市场监管、消防等多部门联动,按照辖区企业的行业特点、风险等级等情况,建立“一企一档”,对营业执照、安全许可证、隐患排查台账等资料分类归档,确保监管无死角。运用数字化手段,将企业信息录入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动态管理,为精准监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强化精准监管,分类靶向施策。推行“红黄绿”三色分级分类监管机制,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动态调整监管等级,做到高风险企业重点监管、低风险企业优化服务。引入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实施积分制考评,将评估结果与金融信贷、政策扶持挂钩,激发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强化监督检查,闭环整改隐患。聚焦消防、用电、特种作业等高风险环节,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突击检查。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实行“台账化”“清单式”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并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创新设立“观察期”制度,减少对低风险小微企业的执法频次,鼓励企业自主整改,营造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卫生健康】
市委卫健工委扎实开展6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
“主题党日”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近日,市委卫健工委各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认真组织,持续抓实党支部学习,开展警示教育、立足岗位作贡献、讲专题党课等活动,扎实开展6月份“主题党日”活动。(孙浩源)
【医院动态】
市中心医院“豫健护理到家”再升级 四项中医特色护理暖心上线
-------------
日前,市中心医院 “豫健护理到家” 服务迎来重磅升级——在原有53项优质上门护理项目基础上,全新推出中医手法排乳术、小儿捏脊、小儿推拿、小儿推拿退黄疸四项中医特色服务,将三甲医院的专业水准与千年中医智慧送到市民家中,为母婴健康打造 “最后一公里” 的贴心守护。
作为漯河市“线上 + 线下”护理服务标杆,市中心医院“豫健护理到家”团队始终以 “解除疾苦,将优质护理送上门” 为宗旨,累计为600余名市民提供便捷服务。此次新增的四项中医特色技术,精准聚焦母婴与婴幼儿健康需求:中医手法排乳术助力产后妈妈科学通乳;小儿捏脊、推拿及退黄疸疗法,以中医外治手段,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每项技术均遵循中医辨证理论,一人一方,让传统疗法焕发新生机。
专业服务的背后,是严苛的品质把控。所有上门护士均具有丰富的母婴临床护理经验并经过系统的中医理论培训与实操考核,不仅掌握穴位定位、手法技巧等专业知识,更通过三甲医院的标准化培训及考核,确保每次护理都遵循操作规范。“互联网 + 护理” 模式进一步简化流程,市民只需通过医院官方平台或 “豫健护理到家” 专属入口在线预约,即可享受 “一键下单、专业上门” 的全流程服务,彻底告别医院奔波之苦。
此次四项特色技术的上线,不仅丰富了服务矩阵,更标志着 “豫健护理到家” 在母婴健康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医院将持续深耕 “互联网 + 护理服务”,让更多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体验传统医学与现代护理融合的高品质健康照护。
市心血管病医院夏令营特训班开班 6-18岁可报名
-------------
针对困扰青少年的脊柱侧弯及体态矫正等情况,市心血管病医院(市六院)康复医学科暑假期间特推出夏令营特训班,为青少年进行免费评估,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康复方案,通过密集训练干预,改善体态,恢复健康。培训班结束后,医院继续进行长达半年的跟踪服务,帮助孩子获得持久性的体态改善。
报名对象:6-18周岁体态异常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高低肩、高低髋、圆肩驼背、骨盆前倾、翼状肩胛、长短腿、扁平足等姿势异常者。
时间:即日起至8月31日。
培训班亮点:
1.精准专业评估:精密医疗设备、专业治疗团队进行全面的身体姿态与脊椎健康评估,精准定位问题所在。
2.定制个性化方案:根据个体情况,设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涵盖物理疗法、运动训练、脊柱减压等多元化手段。
3.权威专家指导:特邀国内经验丰富的专家解益教授全程指导。
4.延续家庭训练:结束课程后,录制家庭训练内容与日常姿势控制视频,帮助孩子在家也能延续训练。
5.长期跟踪管理:课程结束后,定时跟踪回访服务,每月至少一次视频电话回访,确保成果稳固。(张骞方)
★详情请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7skA2G_wfuZTwy4Vcglsig
【专家科普】
市中医院杨磊:夏季高温养生这样做
-------------
夏季高温时节,人体易受暑热、湿邪影响,合理养生至关重要。市中医院内三科医生杨磊表示,中医从“天人相应”理论出发,通过饮食、起居、茶饮等方面,可有效缓解高温带来的身体不适。
饮食调理,以清暑利湿为先。夏季阳气外浮,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宜少量多次饮用温水(25-30℃为宜),选用清淡、易消化且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例如绿豆可清心解暑,冬瓜能利水消肿,丝瓜养阴清热。
起居调护,应当顺应阳气变化。夏季昼长夜短,宜遵守《黄帝内经》提出的“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夏季养生原则,即随着昼夜变化早起晚睡,不应厌恶或躲避阳光,而应顺应自然规律,适当接受阳光的照射。
中药茶饮,简单实用之选。从事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可取荷叶、淡竹叶各5克,煮水代茶饮,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若出现口渴、烦躁、多汗等症状,可取金银花、薄荷各5克,煮水代茶饮,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然而,部分人群在养生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不仅无法达到保健效果,甚至可能损害健康。
误区一:过度贪凉损伤阳气
若大热大汗之时,进食冷饮或洗凉水澡,阳气外张又突感寒邪,阴阳相激则可出现“腹痛““腹泻”薄厥”“卒中”,甚至猝死。所以,我们应洗温水澡,避免饮用冰镇饮品,可选择常温或微凉的绿豆汤、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若为躲避高温而待在空调屋内,可导致寒气伤阳,从而降低身体对冷热环境的适应能力,突然外出时极易引发中暑;另外,长期少汗甚至无汗,更能导致浊气留结而形成结节、息肉、肿瘤等有形之邪。因此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8℃左右,避免直吹,且定时开窗通风。
误区二:盲目清热忽视补阳
部分人群认为夏季炎热需大量食用清热降火的食物或药物,然而,夏季人体阳气易随汗液外泄,内寒内湿较重,若过度清热则更伤阳气。中医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可适当食用生姜、大枣、桂圆或外用三伏贴以温阳散寒除湿。
误区三:饮食过于清淡致气血不足
为减轻消化负担,应避免过食油腻滋补。但中医认为,夏季人体代谢旺盛,气血消耗较大,长期饮食过于清淡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气血不足的表现,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鸡肉、鱼肉、各种豆类补充蛋白质;搭配山药、南瓜、赤小豆等健脾食物,兼顾清淡与营养。
误区四:过度出汗追求“排毒”
《黄帝内经》中提到“阳加于阴谓之汗”,正常出汗不仅能调节体温,更是人体阳气推动津液运行、排出体内浊邪的体现。夏季阳气外浮,人体腠理疏松,出汗量相对增加。但部分人群认为夏季多多出汗可“排毒”养颜,因此通过剧烈运动、汗蒸等方式增加排汗量。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耗伤心气、损伤津液,可能引发口渴、心慌、乏力、少尿等不适。夏季运动应遵循“少动多静”原则,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活动。
夏季高温防治需结合个体体质调整方法,若出现持续高热、大汗或无汗,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头晕头疼、胸闷心慌等严重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并及时拨打120,避免延误病情。
【关注】
直播电商监管办法拟出台 向社会征求意见
-------------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6月10日消息,为加强直播电商监督管理,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直播电商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国家网信办研究起草了《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今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分总则、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和直播营销人员、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共五十七条。(中新网)
【教育】
教育部:推动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
国新办6月10日就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政策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在会上表示,今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对于刚参加完高考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下一步,将着力从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一是“改善条件”,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优化结构”,推动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三是“产教融合”,引导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强化行业企业实践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中新网)
【财经】
铁拳出击!26省区市同步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10日,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主会场设在湖南省长沙市,25个省(区、市)设分会场,主、分会场通过视频连线同步开展销毁工作。此次行动聚焦民生和安全领域,全国共销毁侵权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服装鞋帽、烟酒、化妆品、盗版出版物、燃气灶具、消防产品等200多个品种,总量达3683吨、货值4.32亿元。所有销毁均采取绿色环保、无害化方式进行。(中新网)
【社会】
“广西整座山轰然倒塌”?不实!
-------------
据“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有自媒体账号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为“整座山镜头前轰然崩塌!神秘原因未知,震撼画面引爆热议”的视频。该自媒体账号简介为“定位广西,展现本地风情”,部分网民据此认为该山体崩塌发生在广西。经应急管理部门核实,广西近期未发生网传视频中出现的山体坍塌事件。(中新网)
广东汕头一市场内铺面发生火灾 造成3人死亡
-------------
6月10日,汕头市潮南区应急管理局发布通报:6月10日1时许,潮南区峡山街道西沟村一市场内铺面发生火灾,消防、公安、应急、卫健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2时40分扑灭明火,起火造成3人死亡。目前起火原因调查及善后处置工作正有序开展。(央视网)
【支招】
“后高考时期” 如何应对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
高考作为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节点,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理的考验。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本以为会如释重负,却发现自己陷入另一种心理困境——反复回忆考试细节、懊悔发挥失常、担心成绩不理想,甚至因此夜不能寐,梦中仍在考场奋笔疾书……
家长该如何识别孩子的异常心理表现?孩子高考后的抑郁或焦虑状态会带来哪些影响,又该如何科学应对?我们提前做好攻略,跟孩子一起实现顺利过渡。
>>如何识别孩子的不对劲
学生在高考后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如果未能得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短期内的情绪障碍干扰考后身心状态的整体调整,影响学生志愿填报时的理性决策;导致学生暑期生活作息紊乱、沉迷网络,不利于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学生长期的焦虑或抑郁状态可能延续至大学阶段,表现为入学适应困难、学习动力不足等;进一步降低自我价值感,影响其未来面对挑战的信心。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信号,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心理支持。
情绪变化:情绪持续低落、易怒、哭泣,或是情绪波动大。
行为异常:睡眠紊乱,出现失眠或嗜睡,食欲骤变,长时间闭门不出。
语言暗示:频繁说“我真没用”,后悔当初或表现出对未来的绝望。
生理症状:头痛、胃痛、心悸等无明确原因的躯体不适,可能是心理压力的躯体化表现。
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明显影响到日常生活,家长就要带孩子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给家长的建议
1.避免过度关心成绩。
家长不要反复问孩子“考得怎么样”,尽量用“这段时间辛苦了,想吃什么”等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2.接纳情绪并给予支持。
若孩子表现出懊悔或焦虑等情绪,家长更要学会倾听而非说教。比如,家长可以对情绪不佳的孩子说:“我知道你可能很难受,想聊聊吗?”家长要避免对孩子进行指责,或与其他人进行比较,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调整心态。
3.帮助建立新目标。
家长要鼓励孩子规划高考后的生活,如旅行、学车、发展兴趣爱好等,填补孩子的“目标真空期”。
4.留意危险信号。
若孩子长时间闭门不出、拒绝交流或流露出消极的念头,家长要及时和孩子一起寻求专业帮助。
>>给考生的建议
1.接纳不完美,停止“反刍”。
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站,而非终点。与其反复纠结结果如何,不如尝试用书写、音乐、绘画、运动或倾诉等方式释放情绪。
2.调整作息,回归健康生活。
避免报复性熬夜,保持规律作息,可以通过运动,如跑步、游泳、打球等,来缓解压力。
3.转移注意,减少“查分焦虑”。
减少频繁刷新成绩查询网站,可以通过阅读、观影、社交等活动分散注意力。
4.提前规划,降低不确定性。
了解志愿填报信息,寻找备选方案,如职业规划、复读或留学等,增强对目标的掌控感。
5.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若自我调节无效,可联系学校心理老师或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高考之后,心理的“考试”可能刚刚开始。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要意识到个人短期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长期陷入负面情绪就要警惕。
高考的意义不在于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面对成败,并在每一次挑战中成长。愿每一位学生和家长都能在高考之后,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理平衡点,走上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早安】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种独特性,才让世界更加绚烂多姿。从今天开始,不要被别人的节奏影响了自己的脚步,踏实过好每个现在,前方自有不期而遇的惊喜。新的一天,早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mcw0395。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漯河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LH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lh至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704”至106592066。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黄福祥
编委:包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