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漯河:引水补源保供 降低旱情影响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8-04 来源:

8月3日上午9时20分,在郾城区新店镇西大坡的台东村,从吴公渠里用大功率抗旱设备抽过来的河水,缓缓地流进田间的沟渠里。

郾城区玉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台东村村民王永军的玉米田里,一台喷灌机正在工作,转着圈把水洒向田间。

“我承包的400多亩地种的全是玉米。麦收后到现在我已经浇了七八遍了,目前玉米长势良好。”王永军说。

“我市把沙河水引入吴公渠,然后再分流到田间沟渠。渠水流经许多村庄,既利于农业灌溉,又能有效补充地下水源。”新店镇政府农办主任赵强告诉记者,新店镇秋作物种植面积6.2万余亩。旱情发生后,镇班子成员高度重视,迅速召开抗旱保秋动员会。镇政府和25个行政村的干部及网格员深入田间,加强对供水、用电的协调,及时掌握旱情,全力以赴做好当前抗旱保秋工作。

目前,新店镇充分利用幸福渠的一支、二支、三支、四支渠以及吴公渠,把沙河水送到地头,最大限度降低旱情损失。

在商桥镇李纪岗村,记者看到,一台卷盘式半自动浇地机停在路边,旁边的玉米地里自动喷灌设备正在工作。

“现在灌溉很方便,我只需要把喷灌设备放在地里,打开机器就行了,省时省力。”郾城区民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朝栋说,他购买的5台卷盘式半自动浇地机今年发挥了大作用,不仅个人承包的800亩地得到及时有效的灌溉,还发挥了“大户带小户”作用,帮助其他村民浇地。

郾城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赵胜超向记者介绍,目前,郾城区40.2万亩秋作物大多都浇过几遍水了。“我们通过五虎庙灌区和引吴补源工程对田间沟渠进行补水。其中,五虎庙灌区工程每天引水40万立方米、引吴补源工程每天引水5万立方米。”赵胜超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目前郾城区已累计投入资金142.3万元,清洗机井143眼、铺设地埋电缆4404米、维修设备115套、采购潜水泵132台。同时利用好上级下拨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确保抗旱保秋工作顺利开展。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齐国霞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