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漯河故事·抗战记忆丨叶舞支队:豫中抗日烽火中的重要力量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8-12 来源:

image.png

image.png

“叶舞支队是由舞阳和叶县两县的游击队组成的一支地方抗日武装,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成长为一支我党领导的重要地方武装力量,后来加入了新四军的战斗序列。在此过程中,效信趁居功甚伟。”7月22日,记者在舞阳县采访时,中共舞阳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光说。

效信趁(1912年—1946年),原名润卿,学名效展,字信趁,舞阳县魏庄人,后迁居澧河寨(现为上澧村)。其父效坦斋是舞阳县知名人士,当过澧河寨寨首。效信趁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1936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以国民党舞阳县政府职员的身份,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6月,经中共舞阳县委书记胡田希介绍,効信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共豫中地委联系的特别党员,只与胡田希保持单线联系,并受党的指派长期打入国民党政权系统,以北舞渡区区长、县中校长等合法身份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f07b7b45eef8e8ed4e45a738541f8dae.jpg

7月22日,记者在舞阳县保和乡上澧村效信趁的儿子效力平家采访。88岁的效力平精神矍铄,非常健谈。他告诉记者:“我七八岁时,俺爸在南山打鬼子,俺们全家都去了,当时我还不知道他是共产党。等抗日战争胜利后,董仲衡来到我家,发展我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才知道俺爸是共产党员。”

方宝动员区第二挺进纵队诞生

抗战时期,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前,效信趁在舞阳城乡发动进步青年学生,建立起一支由四五十名青年学生组成的抗日政治工作队,深入农村宣传全民抗战的重大意义,动员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武装自卫。他号召群众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一场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侵略战争。现在,国势之危,形如卵石,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团结起来,武装起来,进行正义斗争,不屈不挠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决不能坐以待毙。为拯救民族危亡、保卫家乡父老,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他的话语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

957b7c082d40d825fd9edde07ac48b94.jpg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出现好转,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日军大本营为挽救其失败的命运,决定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一场旨在打通纵贯中国大陆南北的豫湘桂战役。河南战役(又称中原战役或豫中会战)是豫湘桂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4年4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在叶县汤恩伯部青训团担任教育长的张茨山和担任教育主任的效信趁回到家乡舞阳,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筹划武装抗日。当时,效信趁联合进步士绅,收集地方上的枪支,通过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总部的关系,筹备组建抗日武装。7月初,方(城)宝(丰)动员区第二挺进纵队司令部正式成立,张茨山为纵队司令,司令部下辖第一支队,效信趁为支队长。支队下辖两个大队和一个直属中队,8月底又组建了特务大队。司令部及特务大队四五百人,效信趁支队300余人。纵队的经济开支由国民党舞阳县政府供给,成为当时舞阳县规模最大的一支直接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武装斗争的抗日力量。纵队活动在柏山寨、午座窑、曹庄等舞阳(当时舞阳管辖范围比现在大,现舞钢市也在当时舞阳管辖范围内)西南山区一带,高举“不当亡国奴,不当汉奸,抗日自卫”的旗帜,积极投入了同日军的战斗。

1944年6月初,日军占领舞阳县城,不久便在垭口(现为舞钢市管辖)山西侧的鹁鸽楼山头设立岗哨。7月初,效信趁属下阎升堂大队在王义久、阎升堂、阎银章率领下,奇袭鹁鸽楼,当场打死日军3名,追击数里,此后日军便不敢在这里设立岗哨。同月一天夜晚,王义久、殷得山率领一个中队,割断自卸店西高庄至叶县胡张七八里长的日军电话线,破坏了日军在这里的通讯联系。

国仇家恨激励抗日斗志

7月22日,记者在上澧村史馆采访时,看到“抗日绅士效坦斋”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一段历史:

494331b755ab1f6668220fd409c5c983.jpg

正当效信趁在南山(效信趁所带领的部队在舞阳县城南边山区活动,当地人称这一带山区为南山)一带痛击日军时,邻村的汉奸大地主为邀功请赏,跑到县城向日伪军告密:“上澧河寨寨首效坦斋之子效信趁,通共产党,拉武装在南山一带对抗皇军,听说家里还私藏电台……”在汉奸的指引下,日伪军出动二百多人马,拉着钢炮,天刚拂晓,就重重包围了效坦斋所在的魏庄村。日军进村便开始大搜捕,效坦斋等三人被日军五花大绑拉往县城。日军让维持会长说服效坦斋,劝其子带队归顺他们,并答应让他和效信趁升官。效坦斋严词拒绝。日军恼羞成怒,严刑拷打,効坦斋大义凛然,宁死不屈。(1944年)7月28日,日军将效坦斋拉到舞阳县城西关门外吊桥附近,将他活埋。当土封到肩头时,惨无人道的日军用刺刀将效坦斋脖颈两侧穿透,惨不忍睹。效坦斋面对凶残的日寇,毫不畏惧、铁骨铮铮,彰显了中国人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当日军进入河南后,原被汤恩伯部关押在叶县任店镇关帝庙“青训班”的共产党员陈继尧等乘汤恩伯部溃退、地方陷于混乱之际,脱监出狱。他们发动群众,收集地方上的枪支,组织起数支抗日游击队与敌斗争。

舞阳、叶县建立抗日武装不久,立即引起了新四军五师的重视,师党委随即派段永干到叶县联络。此后不久,段永干带领地方武装负责人员向师党委汇报了抗日游击队的组建经过和人枪配备、战斗力等情况,反映队员和群众强烈要求抗日的决心。师党委指示他们回豫中联络各抗日武装,组织规模较大的抗日游击队,准备迎接部队北上。

1944年9月,叶县游击队近百人在当地共产党员带领下到舞阳同效信趁领导的支队合编,壮大了力量。新四军五师派司令员黄林率河南挺进兵团挺进豫中嵖岈山区后,随即同豫中各地抗日武装取得联系。效信趁带领的支队官兵按照兵团的指示,坚持在梁八台西南舞阳、叶县、方城三县交界处的老寨山东麓,以刘沟一带山区为中心开展游击活动。

1945年1月10日,舞阳县城、朱兰店,叶县常派庄、辛店等地的500多名日军倾巢而出,兵分三路对刘沟一带山区进行大扫荡。由于敌强我弱、弹药不足,加之指挥不统一,面对强敌,游击队先是各自为战,继而又分散突围,形不成强有力的抵抗,最终战斗失利,队员失散严重。

效信趁和董仲衡等率领部队在张湾、石庙与日军英勇作战,冲破重重围截,向老寨山转移。在与日军激战中,董仲衡的妻子董汝敏为掩护官兵家属撤离,自己把敌人引开,不幸中弹,英勇牺牲。董仲衡受伤。效信趁9岁的女儿效英丽被日军刺成重伤。效信趁毅然率突围部队返回老寨山下,掩埋为国捐躯的战士,做好家属安抚工作。

在此艰难处境下,效信趁继续发动群众,召集溃散人员,重新组织起一支400多人的游击队,番号改为“効信趁支队”,继续坚持武装抗日斗争。

凤凰涅槃叶舞支队开启新征程

1945年4月初,效信趁支队转战于梁八台东南赵案庄一带,同新四军五师胡坤科长取得了联系。

效信趁向胡科长表示:“我是炎黄子孙,北大毕业,不能丧失民族气节,认贼作父。我同大家一样,有亡国之辱,杀父之仇,同日军不共戴天。我除了坚持武装斗争,打败侵略者之外,别无出路。”并要求带队伍参加新四军,抗战到底。

按照胡坤安排,4月5日,效信趁带领两个大队300人到达遂平西北黄林游击兵团驻地李兴楼一带,接受整编整训。不久,效信趁支队正式改编为“豫中游击兵团叶舞支队”,效信趁任支队长,王泽民任政治委员,李华任政治部主任。从此,舞阳、叶县的地方抗日武装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军队。効信趁支队改编后,队员们士气大振,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

1945年4月,豫中游击兵团决定成立叶舞方指挥部,由新四军五师河南挺进兵团二团政委邵敏任指挥长,叶舞支队政委王泽民任政治委员,并决定首先拔除大韩庄的日伪据点。

5月14日,邵敏、王泽民、効信趁率领叶舞支队和河南挺进兵团二团一个连的兵力,互相配合,奋勇作战,迅速攻入寨内,摧毁敌碉堡,取得了拔掉据点的重大胜利。此战共毙敌6人,俘敌70余人,缴枪64支。当日下午,叶舞支队撤离战场,来到支锅山下的张湾、白脸狼、刘沟村休息待命。不料,日军一部携山炮,突然向叶舞支队发动进攻,妄图报复。支队战士立即抢占支锅山头,居高临下组织反击,连续打退敌人多次反扑,打死打伤日军数十人,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6月中旬,叶舞支队与十五团配合河南挺进兵团二团参加了进攻遂平顽伪武装的神沟庙战斗,歼敌数百人。

英烈忠魂激励后人

1945年6月26日,叶舞支队随河南挺进兵团二团北上禹县,与八路军河南军区第三支队陈先瑞部汇合,被编入陈先瑞部第三支队。7月,支队进行整编,调整了连以上干部职务:王泽民任支队政委;效信趁调河南军区政治部受训;吴振挺任副支队长,不久升任支队长;淳润堂任政治部主任。8月,叶舞支队接到命令,同陈先瑞部第三支队向豫中挺进,向各城镇的日伪军进攻,接受日军投降。日军投降后,叶舞支队奉命返回舞阳,在发展壮大地方武装、巩固地方政权、稳定局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胜利后,豫中军分区命令叶舞支队与叶县独立团合并,编为“豫中军分区第七团”。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原军区决定将豫中七、八、九团编为独立旅,并撤离豫中向南转移。原叶舞支队政委王泽民、支队长吴振挺带领一部分干部和武装在叶县、舞阳两地领导群众继续斗争。不久,因形势恶化,他们带领部队转移到桐柏山区,参加解放战争。

8440d6e2febec05ce09c47434527dd9e.jpg

1946年9月,在湖北西部保康地区中原突围战斗中,效信趁壮烈牺牲。200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效信趁为革命烈士。

da5b07d76bf03376fd42d55804ae3a3a.jpg

在上澧村史馆,上澧村委会委员王明亮说:“效信趁是英雄,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他率领的叶舞支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抗战精神,并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以告慰先烈在天之灵。”


文/图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全义

顾问 刘志伟

校对 曹   华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   胜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